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地区新闻

实践科技创新五力 新模式打造西安科创自贸新高地


[  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4/2/6  ]     ★★★

        摘要: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案例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近日,商务部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案例成功入选。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案例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为主线,系统集成了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等区域关于“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创新企业、创新资本、创新生态”等“科创自贸”典型经验做法,切实提升了创新策源力、成果转化力、产业竞争力、金融支撑力和服务保障力,推动更多科创成果、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自贸试验区落地,着力打造西安科技创新新高地。


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策源力

西安科教智力资源高度密集,拥有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科技产业和人才资源,长期位列全国创新型城市第一梯队。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首次进入全球前20,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19位。创新资源的聚集为西安科创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支撑。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获批为契机,高标准推进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围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氢能等重点产业开展前瞻性引领性技术攻关,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技术攻关任务,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重点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

丝路科学城作为西安“双中心”核心承载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世界级科创策源高地。目前丝路科学城已落地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了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超快光科学技术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形成了“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2023年,丝路科学城在建项目达494个,包括空天动力、北斗星基、唐晶量子、西电智慧园、莱特光电、先导院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巨子生物等新一批创新项目。在整个丝路科学城,国家级创新平台已达9家,省级创新平台25家,一大批突破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未来,这里将形成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聚集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科学园区,成为众多重大科技成果的起源地。

国声智库自2017年持续服务和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重点研究西安区域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丝路软件城、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建设、“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成就,着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陕西样本”。国声智库深度参与丝路科学城建设,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建设丝路科学城》等多个课题展开专项研究,组织专家赴西安区域开展实地调研、战略合作,从战略规划、政策咨询、产业研究、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培育科学生态体系等多维度为丝路科学城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专业服务。国声智库持续推动龙头企业、智库、高校院所、基金会、商协会等各创新主体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贸试验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支持西安区域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将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的技术、产业、平台、生态等禀赋资源有效链至丝路科学城,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丝路科学城加速成势,建设现代化智慧新城。

聚焦创新成果,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力和新质生产力

如何把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一直是西安的“重点课题”。近期,西安提出将以“双中心”建设为统揽,集中资源办大事,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和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西安又发布了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的10条措施。

在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力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制度,优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分配模式。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心和小试、中试基地,加速挖掘和释放研究成果价值。创新科技经纪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组织科技经纪人队伍深入高校院所、企业单位,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政策兑现等标准化、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在培育科技产业竞争力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遴选高校、企业最具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进入优质项目库。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创企业“孵化器”,从技术、团队、资金、市场四个维度构建服务体系和链接产业资源,解决科技成果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商业化难题。通过设立科技企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等,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迈向上市企业。

发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堵点,是陕西打造“秦创原”的初衷。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调动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融通发展,为科技研发到项目落地打造了机制最优、要素最全、动能最强的科技创新生态。在多方面“组合拳”强力促进下,西安科创成果转化结出丰硕成果。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模式,累计转化硬科技成果500余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超50%;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到5408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5326家。聚集比亚迪、三星、中兴、奕斯伟等知名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国声智库作为首批秦创原建设发展智库组建单位,充分发挥新型智库智力优势、平台优势、机制优势以及智库共同体“一体多元”的综合优势,大力倡导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发展实践。专注产业研究与科创发展,从课题研究、政务服务、项目合作等领域服务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着力打造秦创原建设发展智库创新策源地,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成势。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国声智库利用知识产权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增效作用,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新型智库+知识产权”推动知识资本产业转化的新范式。重点在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大数据研究、知识产权与战略发展研究、知识产权与专项课题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人才与调研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智库型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构建“智慧科学产业生态链”,建设“智库产业共同体”,打造“丝路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声智库战略对接,2023年12月,西安高新区与上海全应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发挥产业整合和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势,携手共建西安数字能源创新中心,以此加快推进陕西省、西安市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合力将西安打造成全国“数字能源之都”,引领我国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聚拢创新资本,增强金融体系支撑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今,“科技+金融”已成为西安发展的“关键词”,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正在这里爆发出强劲的经济推动力。西安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601.08亿元,比上年增加47.41亿元,增长8.6%。研发投入强度5.23%,高于全省2.8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9个百分点,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2024创投大会的召开,再一次将一大批创投机构吸引聚集于西安,大会开幕式现场完成7批次46个项目签约,为西安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设立科创产业基金,如设立总规模6亿元的春种基金,联合优秀股权投资机构成立17支市场化运作子基金,投资前瞻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初创期、早中期科技型创新企业。建设秦创原资本超市,招引40余家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入驻,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推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纳入信用评价,运用大数据、智能决策等技术手段对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精准画像,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可优先办理相关信用贷款产品,有效破解科技企业授信难、融资难问题。

围绕重点产业链,西安高新区构建了“引导基金+子基金+市场化基金”体系,设立了50亿的西安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布局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早期天使基金等各类子基金16支,构建起全链条的投资体系,形成总规模151亿元子基金集群,撬动4.4倍社会资本,累计投资企业300余家,成功培育一批明星企业和本土上市公司,例如莱特光电、西测股份、炬光科技、巨子生物等。

西咸新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投资服务体系,建成秦创原资本大市场,聚集金融机构超过150家,累计引入科技金融产品163款,创原科创投资基金已储备子基金218支,总规模277亿元,完成对外投资决策项目210个,总投资额76.98亿元。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组建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科技金融工作队伍,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问诊、投融资对接、政策及产品培训等一站式、全链条服务。2023年来已为质子汽车、迪泰克、普利美等143家科技企业实现融资共计16.1亿元。

国声智库充分发挥“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禀赋资源优势,聚焦秦创原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通过深入开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创新金融和资产管理等服务板块,全力打造“智投中国”产业创新的战略对接平台、投资合作的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枢纽平台,支持和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秦创原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通过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高效融合,引导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赋能。

国声智库、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中铝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等共同成立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金融服务发展委员会”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展金融和信用研究,支持平台企业打造产业联盟。发挥金融资源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数字能源、绿色发展等的促进作用,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建设,以金融服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聚力创新生态,提高科创服务保障力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强化科创服务政策支撑,发布涵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布局科技创新平台等8方面54条政策包。创新人才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把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指标,实行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和社会评价;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激发科研人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是加强法律保障,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索分析、专利申请、法律援助等多元化知识产权服务。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西安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竞争主动的优势资源和战略资源。近年来,西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引领发展摆在核心位置,全力以赴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让八方英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通过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如着力推进“3+N”国家人才平台建设,实施“西安英才计划”,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才服务企业,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西安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人才平台更加广阔,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底,西安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万名,引育确认高层次人才1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07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65万,其中科研人员突破100万。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由18位跃升至第11位;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排名中,西安位居全国第五位。西安高新区积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累计聚集国家和省、市级人才500余名,从业人员突破90万人,智力密集度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国声智库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与陕西省商务厅(省自贸办)、西安市商务局(市自贸办)、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西咸新区秦创原人才大市场联合共建“丝路国际人才交流港”。“丝路国际人才交流港”旨在提升西部地区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秦创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激发国际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服务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和“一带一路”国际人才交流,助力西安建设成为丝路人才集聚、海内外人才交流融合、创新活力竞相进发的丝路国际人才高地。

数字时代,数字人才培养是关键。国声智库联合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智慧中国》杂志社、美林数据等举办“数字工匠”全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创新大赛,围绕产业升级培养选拔优秀“数字工匠”,并以大赛为载体,推动企业、高校跨领域协同协作,探索产业发展与高校数字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并作为副理事长单位深度推进“全国工业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培养支撑大数据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与研究型人才。

着眼于服务西安打造更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声智库联合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城市漫步》等单位在西安启动“国家中心城市传播工程”,建设“国际传播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心城市传播工程创新城市叙事,通过聚焦西安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文旅融合、人才发展等各领域的样本案例,不断呈现西安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讲好丝路城市故事,树立城市国际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和话语权,为提高西安城市能级、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徐蕴峰  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研究智库专家)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苏州制造”品牌认证企业产品已达...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一条百年老街的“老品牌”迎来“新...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