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理论

品牌成功的关键,迎接接触点传播到来(一)


[ 李海龙 博锐管理在线    更新时间:2005/10/26  ]    

  三、“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详解

  菲力浦·科特勒认为品牌的含义可以分成六个层次:属性、利益(功能性、情感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在这个静态的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直线型串连,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

  
  而品牌专家大卫·艾克认为,品牌各要素围绕核心认同并丰富核心认同。两者根本的不同点是:菲力浦教授的六层次品牌含义是附属于产品的;而艾克教授的品牌认同系统是基于潜在顾客的认知层次研究。这种所谓的“顾客的认知层次”也就是指顾客对于品牌提供的各种利益的感知性认同,而这种感知就是建立在顾客心智中积淀的与品牌相关的知识之上的。

  “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知觉反应模式”。它以品牌为顾客提供的6种价值为基点,以目标顾客对这6种价值的感知模式为对应,着重研究当顾客在某个地点,某个生活阶段,某种欲望渴求产生时与品牌所提供的某些价值“亲密接触”时触发的感知怎样触发了购买行为的课题。

  “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的模型结构是放射型的。第一放射波是消费者对于品牌提供的主要利益点进行感知和反应,进行最重要的购买决策资源的获取。第二放射波则主要是围绕其接收到的购买决策资源进行验证或强化,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购买风险。

  “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之所以是一个“放射型”的结构。其原理来源

  是由于消费者大脑知觉和反应带有放射性思维的特点。放射性思考(RadiantThinking)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每一个挂勾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这些挂勾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正是生动地展现出了消费者接触到众多品牌讯息时,其心智中的评价和体验体系所产生出的呈放射状的联想形态。即当他们接触到品牌提供的某个利益点时,就会很快的在脑海里搜寻有关的声音、人物、特定场景等联想,并根据其中对应其需求和欲望的接触点讯息做出购买决策。其实,这就是一种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交织的复杂的心理运动。

  我们必须明白,消费者之所以钟情一个品牌,并不是像一些人士所称:“所有讯息齐头并进的组合所致”。这其实是对奥戈维品牌定义的误读。大卫奥戈维1955年提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于是许多人只注意了前面的这段话,却没注意奥戈维先生坠于其后的那句定义:“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有所界定”

  正如奥戈维先生说在后面的准确诠释。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产生购买欲望,其实是有着一个对其购买决策具有关键影响力的重要接触点讯息所致。这是“由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有所界定”形成的。

  因此,“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认为,一个“关键时刻”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找出了这个“关键时刻”就找到了打动顾客的关键。而品牌提供的其他讯息的作用则对消费者验证“关键时刻”的正确性和可信性起着强化和增强信心的作用。

  譬如著名化妆品商店波蒂透过“消费者洞察”(ConsumerInsights)发现,其实通过广告宣传和赞助策略传播“天然环保”的品牌诉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顾客认为这不能排除“作秀”的成分。其实这些喜欢使用“天然环保”产品的人(包括许多环保主义者)的潜意识中希望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于是,波蒂意识到了这才是品牌传播的“关键时刻”。随后,波蒂制订了每个商店就是一个可以获取环保信息和体验环保氛围的地方。大量有关环保的信息与没有不可降解包装材料,“素面朝天”的产品互相辉映,生动的传达了波蒂品牌的“可感知的质量”,终于使得大批顾客趋之若鹜。

  (一)消费者接收和处理讯息远原理机制解析

  从消费者感知模式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购买决策的达成不是建筑在理性和感性联想交织的“激战”之上的。虽然,现在的一些理论鼓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的连番轰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

  其实这种论断可能仅仅是针对个别的产品和一些非理性营销的行业而言的。正如唐-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在他的著作《整合营销》中所言:当越来越多的厂商将减价、打折、返券、佣金等价格促销上。于是消费者就越来越感觉到货架上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价格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时所考虑的唯一因素时,产品的特色就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了。当产品被视为大同小异时,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所需要的任何资讯都可以只通过货架可以找到。

  所以,我们自然不能仅因为部分厂商的不理性行为,就武断的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而恰恰相反的是,面子、攀比、负疚、责任等诸多感性的消费心理其实只在日益增强,而不是减弱。因此,关注消费者接触各种品牌讯息时,心智中的需求和欲望与品牌讯息碰撞时产生的影响其做出购买决策的因素绝对非常重要。

  因此,“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认为。消费者依据平素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与欲望通过放射性思维积淀下了众多相关的讯息。最后,当他们接触到品牌为他们提供的讯息时,又非常自然的运用放射型思维发散开来,与心智中积淀下的讯息进行印证,最终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总的来说,其思维的主要体现方式就是“联想”。譬如看到统一冰红茶在校园里的k歌比赛,就与大学生们平素弹吉他低吟浅唱的生活情景产生联想。

  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产生作用的原理,我们有必要再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一些必要的阐释。

  心理学认为,联想表现为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反映中也是相互联系着,形成神经中的暂时联系,联想是暂时联系的复活,它反映了事物的相互联系。

  按照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心理学一般把联想分为不同的种类:

  接近联想。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在经验中容易形成联系,空间上的接近和时间上的接近也是相联系的,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感知时间也必定相接近。感知时间相接近的,空间距离也常接近。

  譬如当顾客看到左岸咖啡的法国侍者,听到左岸咖啡播放的法国风情音乐时,便会联想到、浪漫的巴黎和法国文人雅士放怀抒情聚首风流的塞纳河。甚至进一步的放射开去,或者当顾客由“左岸咖啡”想到浪漫的巴黎和法国文人雅士放怀抒情聚首风流的塞纳河时,想到如果我坐在咖啡馆里,或者是当自己手里也拿着一杯“左岸咖啡”时,别人是否也会认为我是一个又浪漫情怀和法国式文学修养的人呢或者当顾客看着“农夫山泉”时,是否会真能想到烟波浩淼风景如画的千岛湖,并真的感觉到“农夫山泉有点甜”

  相似联想。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譬如当消费者看到某产品的包装上有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等图像,便会不假思索的想到如果自己购买了这个产品后是否也会像这样。反面的例子是,当一个目标顾客是整洁和优雅的人士的产品,被顾客在终端市场上看到的形象却是杂乱和粗俗时,他们可能就会因此而想到生活中看到的那些令他们厌恶的场景而放弃购买的欲望。

  比较联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刺激源产生对比的联想,称为比较联想。从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来看,通常可能表现为接触到品牌时基于过去的使用经验产生比较性的联想。譬如当消费者看到某产品提供的某种功能时,产生的比过去使用的产品好或者是不好的对比联想;或者是产生如果使用该产品后就能战胜某人的联想。譬如“如果我使用了这个产品一定比他更牛”。在“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的运用中,这种比较性联想通常针对一部分希望通过某种购买行为改变现状,或者是比另一部分人获取更大的消费利益。

  关系联想。苏格兰心理学派的代表托马斯·布朗提出了关系联想的学说。所谓关系联想即指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种关系联想包括判断、推理和抽象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感觉。在消费者行为表现中,这种联想通常表现为对与品牌属性相关的事物或者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的联想。

  譬如由一个专业素质不错的销售顾问联想到这家公司所说的“因为专业,所以安全”,但如果顾客在接触点上没有感受到所谓的“专业”,自然也不会相信这句口号。再譬如因为可口可乐说“让世界一起喝可乐”这就意味着它已经畅销全世界了。结果消费者果然发现它无处不在,连社区垃圾箱里也经常堆满了可乐的罐子。或者当英特尔对消费者说“识别好电脑的标志示看他有没有安装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后,消费者果然在几乎所有知名电脑上都看到了英特尔的标志。因此,关系联想有时也是顾客检验品牌做出的某种承诺的方式。

  综上所述,“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认为,一件事物总是和许多事物联系着,因而可能引起的联想是很多的。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评价体系是否认同并接受品牌提供的接触点诉求,通常是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人的定向、兴趣等。联系的强度又决定于刺激的强度;联系的次数;联系形成的时间等。

  因此,“品牌接触点传播”模式强调通过研究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库对于生活和工作中关于满足需求和欲望产生的各种反应资料入手,发掘何种功能、何种特色、何种氛围以及何种媒介在何种情况下最能对应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从而发现什么才是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最大的“关键时刻”,并以该接触点为圆心,实施有针对性的不同刺激强度和频次的传播。

  如上图所示,当消费者接收到各种品牌讯息刺激源时,他就会将接触点讯息放入心智中,结合功能需求、使用经验、自我实现、责任、义务、面子等利益等因素进行推理和抉择。并将能满足其某种需求的接触点讯息放入心智中的归类抽屉中。至此,也就意味着做好了接受该品牌的准备。

  说到底,品牌讯息的作用就是激发消费者恰如其分的“联想组合”。而这些“联想组合”正是消费者需求与欲望在一段时间的相关联想积累而成。当品牌在接触点上传播的讯息与这种“联想组合”对应时,结果自然是掏钱喽!

  仔细想想,当我们平时接触到各类产品讯息时,大脑中的思维路线是怎样的看到一台笔记本电脑——摆在办公桌上的感觉——工作效率——出门在外随时做事——比他们的更轻更薄——商务精英形象……于是,这里面那个对你更重要哦,你曾经觉得那些人觉得你不太具有商务精英的形象,但是你期望具有这样的形象!那么,谁能满足我呢唔,有可能不仅仅是电脑的事儿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品牌,有“品”才有“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品牌成功的关键,迎接接触点传播到...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