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沈建光:数字经济助力“双碳”目标


[ 沈建光 新浪财经    更新时间:2021/9/22  ]     ★★★

        摘要:9月18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的“双城双碳双循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9月18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的“双城双碳双循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博士作了题为《数字经济助力“双碳”目标》的主旨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作为首席经济学家,首先讲讲目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的挑战,以及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然后再讲最后发展数字经济,怎么样为“双碳”服务。

宏观经济层面主要还是全球新的格局。什么新的格局呢?就是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特别对全球宏观政策的冲击是非常深远的影响。

我们看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次贷危机,美国的财政赤字达到了6%的GDP。当时都认为3%的财政赤字就是红线。美国达到6%已经是突破底线了。去年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美国采取的财政货币刺激,他的财政赤字达到了GDP的25%。这个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完全突破了过去经济学政策所认为的一些政策底线,财政赤字这么高,然后货币政策大家也知道,美国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又翻了一倍。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已经接近50%了。这种情况下,这就是发达国家现在全球面临的新的货币财政政策空前的状态,通胀抬头。虽然美国经济在复苏,但是通胀已经上升到5%以上,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还是认为通胀是临时的,继续宽松政策。这是全球面临的形势。

中国情况,大家看8月份的数据,看到经济增速下行,特别是8月社零同比为2.5%,下半年经济压力加大。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大一点的压力,就是全球通胀。我们PPI很高,8月CPI同比不到1%。造成中下游企业,中游和下游制造业的利润率都出现了下降,但是上游原材料情况非常好。

大家看到最近高碳排放的行业,像石化行业、钢铁行业,利润率都在改进。中国经济现在比较大的亮点就是出口,今年出口比往年都要高一大截,8月出口同比增长25.6%(美元计)。所以出口变成中国经济的亮点,特别像钢铁全球市场供不应求。但是如果生产这些产品出口,又要增加我们的碳排放。所以全球经济形势对双减还是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双碳”目标的主要挑战

中国经济现在一个要跨周期调节。之前4月30号政治局会议还提到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但是现在已经感觉到要稳增长倾斜了。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也是明显在加快。总的来看这就是国际国内的一些经济状态,我觉得还是对双碳目标会造成一个挑战。

另一方面,全国31个省市,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碳中和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省市纷纷推出各种措施。比如四川推出降低碳排放强度,要发展绿色低碳行业,这些都是各地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到的要求。现在已经有13个地方,包括四川明确提出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然后对碳中和,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非常高的要求,然后也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数据上来看,中国现在温室气体排放占全世界27%,美国只有12%。欧美整个欧洲,欧盟只有8%,中国现在温室气体排放是欧美三倍多。这个还是温室气体,如果看碳排放的话我们占30%,更高。整个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很高的。要减下来难度也是很大的。

中国跟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全球的碳排放的排放当中,发电、供热比重高。第二点是交通运输,这两个加起来接近50%,然后才是制造业。但中国整个排放当中,发电供热是41%,大大高于全球水平。但中国制造业排放占23%,而全球只占12%,是翻倍的。这说明中国还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在供应链中,中国处在制造业、世界工厂。所以中国排放当中,制造业排放比重特别高。然后才是交通,交通运输中国7.5%,全世界占比是16.2%,差异性很大。这样对我们如何进行双碳目标,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主要还是在一个是供电供热当中,第二个就是制造业当中。西方国家除了供热发电,主要还是交通运输业。

从欧美来看,中国宣布的碳中和时间点晚了十年。我们是2060,其他国家很多都是2050年。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之间只有30年,其他国家至少是40年到60年。所以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现在人均能源消费量还是发达国家一半都不到,如果跟韩国比,中国人均消费量也只有韩国的一半。跟美国比更低。这种背景下要完成这个任务,其实比其他国家难度更高。

今年3月份中央财经委提出工业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加快绿色改造,十四五规划中看到工业、建筑、交通、钢铁、石化、建材,这些领域减排和绿色化改造任务很大。

2050年二氧化碳净排放,各部门减排情况压力很大。到2050年降幅要达到90%。这方面压力非常大。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纠正运动式减排,先立后破。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运动式的减碳。但同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怎么样做?综合目前的状态,我觉得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增长贡献,因为服务业耗能小很多,如果服务业比重增加值大幅提高,对减少能源消耗非常有帮助。还有积极推进能源结构变化,关键是天然气对清洁能源、非石化能源的贡献要从15%提高到85%。还有改善能源机构。最后一点,加快技术研发利用。好多技术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比例越来越高,其他新的技术也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当然,很多新的领域也在开发。这是大的宏观环境。

发展数字经济是“最优解”

最后讲一点数字经济,特别在京东目前做的一些尝试。大家看到现在国民经济领域当中,特别是在疫情下明显看到数字经济在中国发挥巨大的作用。去年全世界大的国家当中只有中国经济正增长。其实数字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而且特别是线上化数字经济受疫情冲击是比较小的,大家也看到你这个如果是有疫情,有隔离的话。其实在家里也能办公,很多领域。包括高科技行业、金融科技行业,都能在加班工。在家办公的行业能在加班工,线上操作的行业受疫情冲击是最小的。中国大幅度增加数字经济的规模,而且增长率特别高。现在基本上达到全球跟美国旗鼓相当的最大的数字经济国家。

数字经济主要还是靠数据流转,技术创新进行产业数字化的改造和数字产业化,这两个相辅相成,然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个是对于双碳的发展,我觉得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京东是一家兼具实体企业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一方面是有实体性,雇佣了40万员工,有大量的仓储、物流,包括自己的零售货物,跟5亿多消费者连接,也跟几百万实体制造业向连接。除了实体性之外还有一个高科技性、数字性和生态普惠性,以及网络外部性。

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数字转型可以全面推动各行业降本增效,经济学最主要就是降本增效。效率越高,能源消耗越低。这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新能源的技术,节能减排模式的融合,可以更好的推进节能减排改造,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基本上都是低耗能高效率的产业,产值高耗能低,依赖电力非石化能源,将直接减少碳排放。

全球电子科持续发展倡议组织估算,全球I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2.3%,但产值比重是数十倍。

怎么样数字化转型,改善绿色消费和投资需求消费层面,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社区将全面释放线上消费和绿色消费活力。减少人员流动,可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在投资层面,数字化和碳减排融合发展,将会改变碳排放成本效益的关系,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化投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今后中国大概30年中总的投资将达到上百万亿级,投资在绿色包括线上化,对经济发展促进很大。而且数字化转型可以强化全社会的碳减排的协同性,协同性非常重要,数字化转型可以极大的强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碳减排的联动基础。

有一个统计,相较于非自动驾驶汽车,有自动驾驶汽车的路线图。比如有最佳路线的选择,避免拥挤路段,刹车自动优化。光这一项对于汽车的节能效率就可以达到19%的改善。如果全面推话,整个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占全球碳排放百分之十几。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数字化改造过程当中,具有较大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

数字化转型也有利于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标准化推广。产业数字化标准化之后,沉淀大量的数据,为传统领域,比如能源生产商的改造,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数字化的经验。在工业领域,企业可以通过能源管控,SaaS系统,生产过程中能耗及影响能耗的相关指标可以做很多改善。

举个例子,京东跟多个电厂智能化转型过程当中达到一些效果。比如我们看到中国煤炭发电量还是很高,但能源利用方式不满足固碳的需求,以节能减排为支点,为火电行业打造了一个智能运行优化人工智能系统,为多个电厂智能化转型,用更少的能耗发更多的电。人工智能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第二个包括云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也是为了智能,是一个高耗能行业。根据测算,如果可以有更持续更智能的云数据中心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这是现在已经有的一些尝试。云数据中心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效益,在数据中心运营和智能方面取得明显能耗。这方面都是具体实现。

最后看到全自动化的仓储系统,可以大量减少员工。而且建筑用能也可以进行分布式的发电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在西藏西南首个高智能化仓储,大量为各个行业减排做出了一些探索,供大家参考。

(本文作者介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腾讯最新财报出炉,马化腾又笑了?...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连涨15个月后,海运费突然掉头直下...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