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用债违约波及房地产行业。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周(11月16日-22日),房企境内外债券共发行19笔,较前一周减少5笔,融资(含计划)金额约222.2亿元,环比前一周减少19.8%。
具体来看,境内债市规模收缩明显,期内房企新发行境内债券126.6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30.1%。境外债市较为平稳,规模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上周境外债发行7笔,发债规模约合人民币95.6亿元,环比微降0.2%。
审核更严成本更高
一些大型房企发债也受到波及。如珠海华发集团近日公告称:公司原定于2020年11月19日簿记发行“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含25亿元)。由于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为合理降低发行利率,控制公司融资成本,经发行人、主承销商、律师及全体投资人协商一致,决定取消发行本期债券,具体发行时间另行确定。
无独有偶,华夏幸福基业也表示,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原定于2020年11月13日簿记发行)但由于目前债券市场情况,决定择期重新发行。
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统计,11月10日以来,已经有近20家房企取消或者推迟发行发债。
除了发行失败或者推后发行之外,监管对于房企的融资也在收紧。11月10日,金科地产2020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项目状态更新为“不通过”。据悉该债券类别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80亿元。
“最近的债市环境不太友好,即使是房企也不能幸免,一是对于发债企业的审核更加严格;更重要的是成本上升,以比如以前发2个亿的年化利率是6%,现在升到6.5%,甚至7%,不少公司压力增加,不得不暂时放弃。”某国际投行的内部人士透露。
国泰君安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债券市场出现了一些违约的新特征。国泰君安表示,从到期回售数据来看,房企短期内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在“三道红线”的背景下,部分红档、橙档且土储不丰富的房企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稳定资金链是重中之重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房企销售不及预期、现金流压力陡增,导致信用风险事件频发。
与此同时,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根据中金固收的统计,房地产境内债、美元债、信托2020年到期量超过1.5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超过10%。单月看,11月境内债券和信托到期量仍可控,不过11月迎来美元债年内到期高峰71.7亿美元。2020年下半年是境内地产债券到期高峰,单月到期量均超过上半年的任何一个单月,四季度较三季度整体略有下降,11-12月单月到期量分别为526.9亿元和686.3亿元。
美元债方面,12月也将有31.3亿美元债券到期或进入回售,板块将面临一定兑付压力。信托方面,11-12月到期量分别为480.6亿元和677.9亿元,12月到期量大,考虑到目前发行量屡创新低,将再度面临压力。
从房企融资的公告来看,借新还旧依然是主旋律,如11月25日,武汉地产拟发行12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期限270天。据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12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发行人即将到期的债务融资工具“20武汉地产SCP002”。
11月18日,金辉集团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金辉03的票面利率为6.95%,发行总额不超过12.2亿元(含),募集资金拟用于置换公司已回售公司债券的自有资金或者用于偿还即将回售/到期的公司债券。
中证鹏元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超预期收紧,“三道红线”出台后,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不同房企间信用风险持续分化。高杠杆房企被迫刹车、销售增速将持续回落,在融资政策收紧的预期下融资难度加大,以及销售降速、去化不佳的中小房企信用风险加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会改变,房企资金压力难减,未来如何稳定资金链将成房企重中之重。预计在“三条红线”政策落地的背景下,除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外,出售项目、引入战略投资现象或将增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