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7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计划将子公司美智光电分拆,冲击创业板上市。
无独有偶,7月29日,海尔智家拟40.6亿元转让控股子公司卡奥斯54.5%股权。7月31日,海尔智家宣布推进私有化海尔电器。分别在A、H股上市的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双双停牌。
家电头部品牌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大有准备大干一场,重新洗牌的阵势,而智能家居可能成为推动这场洗牌的关键力量。
市值之争
美的、格力、海尔,白色家电的三巨头格局早已形成。
从三家企业2019年销售业绩来看,美的集团以2794亿元营收及242亿元净利润居首;海尔智家营收达2008亿元,净利润82亿元,排名第二;品类相对单一,主攻国内市场的格力电器营收2005亿元,紧随其后,而净利润高达247亿元。
将海尔电器759亿元的营收并入后,海尔体系2019年的总营收达2766亿元,几乎可以追平美的集团。
尽管如此,市值方面,海尔的规模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根据7月30日数据,美的集团市值4981亿元,而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加起来也仅为1867亿元。格力电器3458亿元的市值几乎达到海尔的两倍。
面对业务规模与资本市值不匹配的局面,海尔集团希望通过私有化海尔电器,合并上市得到更加合理的市场估值。
家电行业观察家表示,这种合并上市的做法不仅可以避免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之间的同业竞争,提升管理效率,也有利于被低估的企业市值调整。
智能家居蛋糕巨大 巨头各自发力
不过,家电企业想要真正冲破行业天花板,实现企业规模和市值飞跃,除了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外,巨头们更多的将竞争视角转向了智能家居领域。
传统家电需求天花板迫近,家电行业的国内整体销售规模2019年同比下降2.2%。单纯依靠家电产品已经动力不足。
新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带动的消费升级,Z世代年轻群体逐渐成为家居家装消费主体的趋势,叠加疫情加速的“宅经济”和5G商用的技术推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市场可能在未来爆发增长。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范围的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8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
聚焦中国,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5亿台,占比全球近36%。前瞻产业研究院也发出预测,到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369亿元。
近两年的618和双十一上,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单品销售表现不俗,增长率领跑整个家居行业。
面对巨大市场蛋糕,家电头部企业海尔、格力、美的自然要抢滩登陆。
海尔:
海尔智家在全球范围推广“5+7+N”的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并加速向物联网生态企业转型。
7月,继海尔智家衣联网、视联网001店落地,海尔空气网001号店落地,海尔智慧家庭生态再进一步。其智慧生活场景覆盖了衣食住娱全流程需求,并增加局部改造服务,同样布局二手房及旧房改造市场。
海尔智家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其智能家电激活增量上升63%,智家APP月活跃用户量增长350%,物联网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为68%。
美的:
美的成立了IoT事业部并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作为战略目标,目标3年内智能家居服务覆盖1亿家庭。
美的推出美居APP,以此作为智能家居入口,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用户数已达3600万。另外,美的与阿里云、腾讯云分别展开合作,加速美的在AIoT方面的发展。
格力:
2019年底,格力发布“零碳健康家”万物互联智慧家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近日,格力5G手机上市。尽管市场评价并不太理想,但分析人士表示,手机将作为格力智能家居五大控制入口之一,从而实现家居场景中所有家具、家电用品的语音控制。手机研发更主要的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战略布局。
智能家居的多条路径
家电行业之外,智能家居领域的开拓同时还要面临BAT互联网巨头、手机巨头、通讯商等玩家的强大冲击。
与互联网企业的平台优势、手机品牌的智能入口优势相比,家电巨头在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方面壁垒明显。
不过,家电企业的智能家居也存在短板。
生态相对封闭,不够开放,难以满足人们对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的统一操控需求。另外,智能家电目前仍以单品购买为主,场景上也集中在卧室或厨房等功能分区。
要想进一步突破,家电企业需要更多向智能家居生态发力,以求最终实现局部的家居智能化走向全屋智能。
随着精装房占比增加,智能家居与定制精装或将有更多合作机会。不久前,小米1.3亿入股家装品牌东易日盛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布局定制精装市场。小米适配的智能家电和家居产品将被纳入到后者的家装体系中。
有业界人士提出,通过家装环节切入智能家居来打通物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渠道,将是建立全屋智能生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智能家居市场及消费需求从单品到生态,局部到全屋,装后到装前,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趋势,将给家电龙头企业深入布局提供巨大市场机会。谁能敏锐洞察,谁能借助智能家居风口颠覆传统家电行业竞争格局,仍需拭目以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