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健康·美食·母婴

日常生活的致癌高手


[  大众网-生活日报    更新时间:2005/10/13  ]    
    “苏丹红一号”含有致癌物的事件仍未平息,专家们表示,传统食品的致癌性往往大于‘苏丹红一号’”。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致癌因素呢?

 

日常生活的致癌“杀手”

日常生活的致癌“杀手”

  致癌之入口篇:

  病从口入,如果我们食用了不当的食物,致癌物质就会进入体内。

  这些致癌食物是:

  1.含黄曲霉素的食物。黄曲霉素是引起胃癌,肝癌,食道癌的罪魁祸首,它是由发霉的粮食,花生所长出的黄曲霉菌产生的。所以,发霉的粮食,花生千万不能吃。

  2.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可导致食道癌和胃癌,它存在于腌制食品中。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所以,腌制的食品应少吃为宜。

    3.含苯并芘的食物。苯并芘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资。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烧焦的或油炸过火的食物中都含有这种物质。所以,用过的油不宜再次使用,烧烤或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

  4.动物脂肪。过多的动物脂肪可导致大肠癌,生殖系统的癌症。因此,动物脂肪也不宜过多食用。

  5.含残留农药的蔬菜,水果。由于农作物大多使用农药,所以出售的农产品上一般都残留有农药。如果食用时不清洗干净,那些残留的杀虫剂进入体内就会成为致癌“杀手”。

  6.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杀菌剂”氯气会放出活性氯,它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一种氯化物。这种氯化物可诱发膀胱癌和直肠癌。所以,粗劣处理的或氯气味大的自来水不宜饮用。

 

  致癌食物“黑名单

  现列出致癌食物的黑名单,仅供日常饮食之参考。

  咸腌制品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猪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8

1.洋葱类:大蒜、洋葱、韭菜、芦笋、青葱等;

2.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蓝菜、芥菜、萝卜等
3.坚果和种子:核桃、松子、开心果、芝麻、杏仁、胡桃、瓜子等;

4.谷类:玉米、燕麦、米、小麦等;
5.荚豆类:黄豆、青豆、豌豆等;

6.水果:柳橙、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西瓜、柠檬等水果;
7.茄科:番茄、马铃薯、番茄薯、甜菜;

8.状花科:胡萝卜、芹菜、荷兰芹、胡荽、莳萝等。

  教你消除致癌物

  1.腌菜用水煮、日照、热水洗涤等方法可除去内含的致癌物。千万注意,腌菜用的陈汤切不可重复使用。

  2.虾皮、虾米食用前最好用水煮后再烹调,或在日光下直接暴晒3小时—6小时,可去掉内含的亚硝基化合物。

  3.香肠、咸肉等肉制品中含少量亚硝基化合物,不要用油煎烹调。

  4.咸鱼在食用前最好用水煮或日光照射以除去鱼体表面的亚硝基化合物,但对鱼体深部的致癌物破坏不大。

    致癌之入鼻:

  鼻子是另外一张嘴,它也可吸入致癌物质。

  1.烟雾。香烟和食用油烟及石油气燃烧所产生的烟都含有致癌物质,无论是主动和被动吸入都对人体有害。

  2.涂料。涂料中的一些挥发性气体也可致癌。所以,刚装修的房子尤其是新房不宜立即入住。

虽然很多人担心染发剂中含有致癌成分,染发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但西班牙研究人员通过对近40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总体评估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致癌之入皮:

  一些发射性物质可诱发癌症,其中以紫外线最为常见。

  紫外线辐射可诱发皮肤癌。特别是现在,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传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皮肤直接接触阳光的时间不宜过长。夏季正午的阳光是最应防范的。

  以上这些因素只是使患癌的几率增大,在注意防患这些致癌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并保持愉快的心绪。

    专家透露,目前死亡的肿瘤病人有三成是活活“吓”死的……癌症患者三成是吓死的。如果你不幸得了癌症也要慌张,只要您积极的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就有康复的希望。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拉肚子不能喝牛奶!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让你大吃一惊健康误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