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进军北京市场的日资便利店7-eleven,截至今年2月份最新的店铺数量为213家。另外一家日资便利店罗森,则是2013年开始进入北京市场,目前的店铺数量为48家。全家便利店则是在2014年才进入北京,官网显示店铺数量为24家。诞生于2011年的中资便利店品牌全时,到目前为止在北京地区已拥有300家门店。便利店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这门看上去越来越火热的生意背后暗藏了哪些机遇和风险?
罗森在北京有B、C两种委托经营方式,前期分别需要投入33万元和3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加盟费,保证金和培训费。此外,B型经营者还需自己负责房租和装修费用。
三宅示修表示,罗森的加盟店都是盈利的,资产投入按照约定的模式在做,并非像有些品牌已经背离原有的约定模式,增加加盟者的投资。
另外一家中资便利店全时,是北京地区店铺数量最多的便利店零售商品牌。据全时总经理杨波介绍,全时目前主要靠合作经营开展业务,即总部选好店铺,经营一段时间招募合作经营者,合作经营者在经过培训之后接手店铺,双方进行毛利分成。
据媒体报道,201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全家便利也将于今年正式开放加盟,全家官网显示,目前的加盟形式包括三种,需要自有资金最低30万元起。
目前,北京的便利店品牌的经营方式,以直营和委托/合作经营为主。朱佳骅认为,从便利店发展演进来看,几乎一定是先委托/合作经营,再开放特许加盟。对于便利店来说,必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全面放开加盟:比如供应链是否成熟;在当地的品牌接受度是否足够;盈利模式是否成熟;加盟店是否可控这些都是影响放开加盟的重要因素。
而过度扩张特许加盟往往会适得其反,由于对加盟店缺乏控制,很多门店质量非常差,出现了拒绝售卖鲜食,使用多种进货渠道,专门挑高毛利的小品牌产品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最终导致加盟店经营不善。
去年315,全时加盟店被查出售卖过期关东煮,这被普遍认为是快速加盟扩张暗藏的风险。全时在去年暂停了特许加盟,“翻牌扩张”也成为过去时。
“北京便利店尚处在迅速发展阶段,我们看到7-eleven等便利店已经开放特许加盟,但这种模式发展不会过快,也不应该很快,这并不是坏事。”朱佳骅说。
经营便利店的风险在哪儿?
1.同质化
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它们往往拥有统一的品牌标识,考究的店铺陈列,面积在100到120平米之间,配备人员十余人不等,商品从关东煮、包子、烧麦等鲜食到休闲零食和日用品,店内拥有达2000-3000个SKU……在这种快速发展热潮中,同质化成为便利店容易面临的经营风险。
这种风险首先来自于备受欢迎的鲜食。
三宅示修说:和其他品牌相比,罗森的特点在于食品安全性的保障以及商品结构的管理。在上海,罗森拥有独家合作的第三方厂家供应店铺的鲜食,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差异化。
然而在北京,它没能找到一家鲜食专供工厂。目前罗森的做法是寻找不同的工厂供应不同的商品,并提供技术指导。由于没能达成专供,罗森的技术存在流失的风险,产品的差异化没法得到保障。
罗森也考虑过自建工厂,不过难点在于拿到自有工厂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三宅示修说。
不仅罗森,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便利店市场的各大玩家均面临着这样的风险。7-eleven相关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北京便利店市场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还没到区分哪家商品更好的程度。“不过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这样的,即消费者追求商品的品质化,”他说。
追求商品的品质化,需要对消费者需求敏锐的感知度,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供应能力,而这正是考验便利店竞争力的关键。
2.城市房租走高 便利店面临盈利挑战
城市房租成本不断走高,便利店零售商面临实现店铺扩张同时保证利润的难题。对于特许加盟者来说,店铺租金也占据了日常经营的大部分成本。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年报》,从各代表城市优质零售物业首层租金情况来看,2016年,除深圳外,一线城市租金水平均维持高位,上海各季度租金均高于其他城市,第二、三季度租金达43.2元/平米/天,二线代表城市中杭州租金水平较高,已赶超深圳,各季度租金均超35元/平米/天;武汉租金在代表城市中较低,2016年第三季度租金为11.2元/平米/天。高企的房租成本成为便利店从业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图片来源:《2016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年报》)
3. 来自互联网和资本的竞争
便利店行业的另外一个看点来自互联网和资本。
线上零售正缓慢蚕食线下零售。贝恩公司和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3年,60%的线上零售额增长为自然增长,而2015年,线上零售额的自然增长率为53%,47%的增长来自于线下渠道的转换。
资本和技术的介入则为便利店行业增添了更多可能,从之前的社区O2O到现在的互联网便利店,便利店市场迎来了新玩家。
面对新型便利店的竞争,上述7-eleven相关人士认为北京便利店市场的蛋糕还没做到那么大,从便利店和其他行业的竞争来看,新进入者能够教育用户,更好地促进便利店业态的发展。7-eleven北京的侧重点仍在门店的拓展以及商品的研发。
全时目前在线上的动作是接入了第三方外卖平台。“现在北京便利店行业受到了高热度的关注,很多资本想进入,”杨波说,“但是便利店最重要的还是在线下,线下的产品,运营管理,物流等各个方面的整合能力和盈利能力。”
罗森则推出了自己的APP,增强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据三宅示修透露,北京地区的APP会员数量在3万多人左右,2015年引入APP会员的上海地区,则拥有40多万个会员。
三宅示修表示,罗森要强化的是商品力和为顾客提供的便捷性,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甜品,要让顾客选择只有在罗森便利店才能买得到的甜品。
“其实,作为渠道,便利店和电商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容易正面冲击。”朱家骅认为,如果放眼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生态,便利店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电商相互补充。便利店在城市中的高密度分布可以帮助电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便利店本身的即时性也很好地补充了电商,在以后,便利店通过提供一系列生活服务甚至可以为电商引流。这也正是未来便利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