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采油四厂厂长一职还未满两年,1996年3月,苏树林又被调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之后又兼任第一油气开发事业部主任。
约一年半时间的局长助理任期内,苏树林服务过两任局长,一位后来担任过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央企监事会主席,另一位后来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据大庆石油管理局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前一任局长之所以任职时间很短,主要是因当时曾越级向国务院主要领导反馈情况,与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周永康有嫌隙而被调离。
1997年7月,国务院任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位副总经理兼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在新局长履新3个多月后,苏树林仕途再进一步,跻身副局级干部。
1997年11月,年仅35岁的苏树林晋升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党委常委。彼时,周永康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人民日报社旗下《国际金融报》的报道称,由于工作十分出色,苏树林受到当时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的赏识,开始把他作为公司未来接班人加以培养。
1998年3月,周永康调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赴任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同年4月,时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接替周永康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但仍兼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
尽管其还兼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但被调回北京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作后,大庆石油管理局的日常工作则交由年仅36岁的苏树林主持。
《国际金融报》上述报道还称,苏树林刚刚接手大庆,就点燃了自己的“三把火”。
1998年3月,苏树林发现企业队伍存在许多问题,就立刻深入调查,并通过“中十六联”事件,反映出质量问题107个,涉及66个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人、经济处罚8人、通报批评37人、批评教育8人,其中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0人。此事迅速树立了苏树林雷厉风行的形象。
1998年8月,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为保护大庆油田,苏树林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有一次苏树林和几位领导查看汛情,被突然涌来的洪水包围,解放军出动直升飞机把他们救出险境。
这一次,苏树林的杰出工作再次获得了肯定。
另一件重要的国际事件也极大地提高了苏树林在大庆、在中石油系统的地位。
1999年初,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最低时石油价格一桶只有9.89美元。全国各油田原油滞销,国家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原油降价关井限产。面对困境,苏树林知难而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带领29万大庆铁军,艰苦奋战,在年底完全兑现了抗洪时党委和管理局向党中央的承诺:“一吨不少,一分不减”——年产5570万吨原油一吨不少!实现利润86亿元一分不减!
1999年,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一年两个多月后,还未满37岁的苏树林正式晋升为正局级干部。当年1月11日,国务院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和集团公司决定,任命苏树林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正式履新局长后,苏树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集团公司下调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提出在1998年下调产量30万吨的基础上,1999年再下调120万吨。
“苏树林作为掌舵人,做出减产的决定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当时他个人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大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大庆一直都是超产,而这次是大庆主动向集团公司要求再下调产量,当时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一方面可使国家有限的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尽量延长油田繁荣期,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机遇和条件大力发展替代产业。
1998年大庆油田全年产油5570万吨,销售收入506.11亿元,上缴利润和税费共200.23亿元;1999年年产油5450.18万吨,销售收入613.39亿元,上缴利润和税费379.51亿元,产量下降了,收入和利润却大幅增加,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五
苏树林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不久,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需要,石油管理局与油田公司必须进行分离。苏树林于是卸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成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掌舵人。
1999年11月—2000年8月,苏树林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2000年5月,苏树林荣获2000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2000年,38岁的苏树林跻身副部级,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8月—2001年3月,苏树林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荣誉和权力加身后,苏树林在大庆石油系统的威权逐步建立的同时,个人观念和行事也开始有所变化。
上述曾考察过苏树林的正局级退休干部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在没有当上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前,苏树林的口碑一直不错,但其当上局长后,陆陆续续有人反映他在用人和安排亲属工作上有些问题。
大庆石油系统一位与苏树林共过事的退休老干部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是权力毁掉了他,当上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后,他就开始变了,在大庆石油系统提拔安插了一批自己的人,“从老家来的一帮亲戚也都在大庆油田安排了工作,一些没读过书的亲戚则安排在油田澡堂里工作。”
2001年3月—2002年12月,苏树林不再兼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和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但仍兼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2年11月,苏树林出席党的十六大,并当选为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2年12月—2003年12月,苏树林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3年12月,苏树林卸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此后一路升迁,先后在北京、辽宁、福建等地任职。
大庆石油系统多位退休局级干部向澎湃新闻透露,苏树林调到北京后,他原来的很多亲属跟着跑到北京去了,也很少再跟原来的老同事联系,“苏的眼界高了”,后来他又跟原配离了婚。
一位不愿具名的苏树林原配夫人的同学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苏树林调到北京后,与原配离了婚,又新娶了一位。
苏树林离婚的消息,在大庆石油系统广为流布,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尚无法联系上苏树林本人及其亲属予以确认。
不过,记者通过调查掌握的证据显示,在苏树林主政福建期间,苏树林的一位亲属被安排在一家石油央企的子公司任职,是该央企和福建省国资合资成立的能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