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时尚之都要三个“度”
“温州建成怎样的时尚之都?温州有什么?温州还缺什么?温州的特色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知道温州要建成怎样的时尚。”在李伟娟看来,温州打造时尚之都要宽度、广度和深度。她认为,时尚不仅包括时尚的服装和时尚美食,更要精神时尚、经济时尚和环境时尚。同时,时尚要开放性和多元性。温州是多种文化孵化的集聚地。土洋要结合,既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又要结合西方的特点。
中国鞋业的希望在温州
——独家专访陈士能
昨天下午,出席“2014中国鞋都品牌创新峰会”的国家轻工业部原部长、现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士能,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温州鞋“两把火”印象深刻
记者:陈部长,您是温州的老朋友了,请问您第一次来温州是什么时候?
陈士能:那是1999年,国家轻工业部的厅局长会议在浙江召开,当时从杭州到义乌到永康,最后到温州,在杭州开幕,温州闭幕。
记者:当时的温州给您的印象怎么样?
陈士能:虽然那是第一次来温州,但也听到过各方面的介绍,我本身也是浙江嘉兴人,所以对温州还是有所了解。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经过了二十年发展,当时温州已经发展得不错了。当时,温州鞋“两把火”事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是1987年,在武林门,我们鞋的质量不行,被人放了一把火,烧了。但是温州人有志气,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到1999年,温州的皮鞋,特别是几家领头企业如奥康、康奈等都发展得不错了。这个时候,人家冒充我们的品牌,我们就把人家冒充我们的鞋子,也在武林门放了一把火,烧了。这是“第二把火”。所以,在2001年,我陪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鲁丽来给温州授牌“中国鞋都”时,我都跟他们讲这个过程。
来温州次数多,曾问省长“要”工资
记者:您还记得来温州多少次吗?
陈士能:来温州应该有十几次吧。当时,我跟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开玩笑说,“我每年9月、10月、11月份的工资,应该由浙江发!”当时我一年都要来温州很多次,还到杭州、义乌。
中国鞋业的希望在温州
记者:听说1999年您第一次来温州的时候,当时的温州市长钱兴中在会上,给您递了一张写着“温州要打造中国鞋都”的纸条,您回了他六个字“支持、支持、支持”,当时是这样的吗?
陈士能:写在纸上倒是没有。不过,支持的话,我是说了的。当时,大家在一起座谈,他提出来的与我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所以,我说,我支持。我当时说,不是因为你温州年产6亿双鞋子,就是“中国鞋都”了,还要看质量,还要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要看长远的发展。我当时说中国鞋业的希望在温州,现在还是说中国鞋业的希望在温州。
记者:温州、广州、成都都是中国重要的制鞋基地,温州与广州、成都相比,您觉得温州的鞋有什么优势与不足?
陈士能:对成都来说,它的女鞋就有优势,所以,是女鞋之都。广州在皮革行业里面,我觉得广州花都的箱包比较有名。皮鞋,希望就在温州,温州走在前列的位置。
第一次穿的温州皮鞋是康奈
记者:您刚才在峰会上说您是43码的。冒昧地问一下,您穿过温州皮鞋吗?
陈士能:第一次穿的温州鞋是康奈的,有十来年了。
记者:那您觉得这双康奈皮鞋怎么样?
陈士能:这个鞋子,比到一般皮鞋店里买的要舒适些。
记者:用过温州其他轻工产品吗?
陈士能:我还用过温州的笔。
建言“时尚之都”要体现在城市建设
记者:对于温州打造时尚之都,除了鞋革之外,您对其他方面有何好的建议?
陈士能:“时尚之都”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之中,城市规划还要进一步搞好,要有时尚的概念。应该有一个整个的规划方案,然后,交给全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