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万达经济高速的增长,是做出来的,还是随着中国大环境涨出来的?
王健林:两方面,首先你是一个大平台,如果我的公司假如诞生在新加坡,或者是马来西亚,不可能有这个业绩。国家就那么小,你增长几十,50%,盘子也很小。中国过去连续20年环比递增9.5,你如果和国家经济保持同步扩张,就每年增长9.5%,这已经很高的速度了。我们在大趋势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有新的商业模式,再加上我们核心竞争力,比如企业管理水平再高一点,可能就保持30%几的增长速度,所以这两个原因都有。前提是中国经济在大跨度的发展。
我经常跟公司讲我们非常有幸,我们早上30年没这个机会,晚生30年,也没有这个机会。除非你想创造新的模式,来一个搜索,来一个脸谱,才真的有机会,其他的真的很难,这是基础原因。
为什么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主要还是内因,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说穿了商业模式先定,执行能力再强,管理水平再高一点,就冒出来了。决定性一句话,企业的原因是最主要的。
提问:先念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我也是军队转业来的干部,转业干部创新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
王健林:我给你讲一个例子,哈佛曾经做了一次统计,世界500强副总裁以上的人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这个层面,副总裁,这个层面的,全世界大概不到6000人,这些人来自哪个学校最多?你们可能想不到,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在所有的比例当中,3倍于哈佛和其他的著名商学院。大家觉得很奇怪吗?
中国活跃在一线上的企业家有王石、我,华为的等等等等,都是军人出身,这说明什么呢?一个过去那个年代不当兵,就上山下乡,可能当兵是最好的选择,精英更多进入了军队,随着改革开放又进入到商业上来。再加上军队的执行力,组织能力,可能也是一个锻炼。
不是说大家觉得很奇怪,不是说读的商学院,不是哪个学校就能成功,这个例子说明,为什么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500强高位的人最多,西点军校选人很严格的,西点军校选择标准是非常高的,进去的都是优秀的苗子。这是一个现象。
军队怎么能够成功呢?最主要还是看自己,不在于来自于军队,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哪里,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成功是大课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成功的,成功的因素是很多很多的。聪明这是一个因素,你比别人聪明。
第二,你比别人勤奋。
再一个机遇,你就是运气好,你就成功,别人运气差就不成,这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成功学上的三个要素。如果你三者具备其中一点,有可能成功,三点都具备,你肯定成功。
提问:我是来自新加坡的,从事环境水处理的专家。我注意到北京的雾霾特别严重,已经遍布东部很多地方。中国饮用水的标准,2006年出了一个标准,要在2007年7月1号要执行新的水标准,但是推了5年仍然没有执行,再推2015年。
我想问王总,万达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在中国有这么多的物业,但是实际上自来水是不安全的,从环保,饮水安全的方面有没有思考?能不能让万达的物业实现饮用水的安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王健林:这个说实话,我们真是很难带头做到。比方说你要说饮用水,现在中国饮用水已经趋势在改变,稍微富有一点家庭的人,现在已经开始饮用矿泉水了,确实很多人,饮用水最高的层次就是饮用饮矿泉水,再矿物质水,纯净水,完全饮用自来水没有办法。
国外都是自来水打开直接饮用,标准就是直接饮用,咱们国家能达到直接饮用的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这个是我们发展当中的一个阶段,中国经济现在虽然总量第二,人均还在百名以后,真的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要用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万达在环保只是努力带头,尽量做得更好。国家2009年推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到现在我们一个公司拿到这个评价体系的认证占全国一半份额以上。它分两种,一个叫设计评价,一个叫运行评价,设计很容易拿到,但是运行一年以后再去申请,再看你的水电气消耗指标,再来获得一个运行认证,我们已经拿的是最多的,只能努力在这方面做带头吧,但是我们以一个企业之力,改变中国饮用水的品质,我觉得课题对我来讲太沉重了,做不到。
提问:有一位来自硅谷的朋友,这个问题很大,请王总谈一谈创新领域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关于万达怎么样看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冲击的?
王健林: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这是趋势,可能今后所有行业都要互联网化,这是趋势,我已经有一个认识,今后所有行业必须互联网化。但是不以为着互联网消灭所有行业,这是两个概念。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最近这些年,还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也是互联网的一个方面,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运营方式和经商模式,这是一个趋势。
在这个冲击之下,有些企业不能适应,就消灭了,就消亡了。比如说现在很多纸质媒体,很多书店,凡是能标准件生产的行业,家具、电器、标准服装等等,鞋帽等等,标准件生产的,都受到了冲击。
这可能就是一个洗牌的过程,但是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你这个行业产生几年,过10几、20年就成传统行业了。怎么应对这个冲击呢?就是做互联网化改造的过程当中适应它,运用它。
美国前10大电商公司,都是实体企业,那些公司更高的认识到它的作用,大的百货店,大的电器店等等,美国前10大电商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他的实体企业进行互联网化改造,能够在网上营销搬到上面去,企业一样活得很好。
再一个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进行升级,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办法。总而言之,做什么行业,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必然要消亡的,关键看企业自身。再好的行业都有再大的企业,再烂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就看你自己怎么样去运作,怎么样去转变,这就是一个很空的话题,就看你自己怎么把握了。
如果做销售,都等着,你做百货店,或者做电器店就这么等着,等着别人冲击,可能时间不长就垮掉了。如果你早一点和互联网结合,改变模式,你可能活得很好。我觉得如何应对冲击,不要看自己处在哪个行业,关键看自己怎么样的方式来应对这个冲击。
提问:在美国硅谷从创新的理念,已经创造新产品新技术,上升到创造新的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创造新领域是企业转型创新更高的境界。企业创造新领域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意义和价值,您简单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