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福布斯2013香港上市内地家族企业榜单发布,去年曾在榜单高居第二,2011年营业额高达521.6亿元的中国金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却在一年内庞然倒下。而以34.7亿身家进入福布斯富豪榜的中金再生董事长秦志威也锒铛入狱。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秦志威1966年出生于广州,后移民香港。1995年起,29岁的秦志威开始担任黄埔物资(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直至2000年卸任。正是在这段时期,秦志威在废金属回收、航运、物流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中金再生公司网站中称秦“在废钢回收和交易,港口和航运方面有超过18年的经验。”自公司2009年在香港上市后, 其本人也一度位于2012年福布斯中资港股CEO薪酬榜第37名。
曾与秦志威合作成立天津亚铜公司的兰通前总裁黄磊如此评价他,“做生意很聪明,预测铜价很准,对市场领悟力很高。”
1999年,秦志威收购了在香港地区从事金属回收业务的环保钢铁的股份,接着于2001年5月,秦志威与其妻黎焕贤共同创办广州亚洲钢铁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现代化废钢铁加工,处理各类废汽车、废家电等再生钢铁资源的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
广州亚钢正是秦志威发迹的开始。秦志威持有其75%的股权,另外25%由珠钢供销持有,广州珠钢持有珠钢供销100%股权,而广钢企业集团又拥有广州珠钢72.4%的股权。就这样,秦志威与广钢企业集团搭上了关系。媒体曾报道过他们之间的合作方式:由珠钢包销产品,中金再生则投资设备及对外采购。借助广州亚钢,秦志威进一步打开了对广钢企业集团的销路。
2003年,中金再生再与广州珠钢及广钢企业集团旗下的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广州珠钢码头公司,中金再生持股45%。通过这个码头,秦志威可以更方便地将中金再生的废金属运往广钢企业集团多个附属公司,彼此之间的关系由此变得“亲上加亲”。
广钢企业集团对中金再生的意义不言而喻。招股书披露,2006-2008年三年报告期内,中金再生对广钢企业集团的附属公司销售分别占公司销售总额的61%、35%和30%,而之后的财报披露,2009-2011年,广钢企业集团的附属公司一直是公司的最大客户。
在攀上广钢这个庞大又稳定的客户之后,中金再生开始了它一系列的扩张步伐。自2006年之后,秦开始走出广东。中金再生接连在江浙一带布局,包括以扬中亚钢的名义收购张家港容利,在其之下又成立了宁波亚钢。此外,中金再生又在江苏江阴注册成立了两家公司,还与江阴市一家本地再生资源公司成立合营企业,收购江苏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的股权等。
除江浙之外,中金再生还进一步扩张至天津、武汉等地。2010年,秦志威在上海成立了中金再生资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其总部所在地,在天津成立了中金再生资源(天津)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其华北区总部。
在一系列扩张和资本运作之后,中金再生的业绩大幅增长。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较2006年增长3倍至65亿港元,实现盈利3亿港元,按其说法,当时它就是中国最大的废旧金属回收商。在香港上市后,中金再生增长速度依然令人瞠目结舌,总营收从2009年的90.6港元迅猛增长到2010年的225亿港元、2011年的521港元。总计前后7年的时间里,其资产规模也扩大了39倍。这样匪夷所思的业绩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股价走势也因此远强于同期恒生指数的表现。
不过,去年受相关基金客户委托前往江浙一带实地调查中金再生业绩的分析员苏克对记者表示,“中金再生看起来动静很大,实则很多都是铺了一个摊子。”中金再生很多项目或者是没有真正的开工建设,或者是规模严重夸大。
“他们更像一家贸易公司,而非完全专注于废金属的回收及加工业务。”苏克告诉记者。
废金属回收的流程并不复杂:废料收集后,先用起重机或叉车将废料送上传送带,再用压缩机进行压缩,接着依次用破碎机进行碾碎,用空气旋流器除尘、除锈、最后通过电磁滚动分离出有色和黑色金属,而有色金属再由人工挑拣,分离出铜、铝等金属。就是如此一个手工+简单机械的过程造就了中金再生的神话。加上这个行业关系异常复杂,向工厂收购废料的商家不少涉及黑社会性质,公开媒体也多有对此报道。要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做大做强并非易事,但秦志威不仅做到了,而且仅花了短短数年时间就成就了中金再生“行业规模第一”的地位。
一个行业赚钱如此容易,无需先进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小,需求异常旺盛,并且能保持5年年均117%的增长率,纵观所有上市公司,或许只有中金再生能做到这一点。短短5年时间里,中金再生迅速成为废金属回收行业中年营业额逾520亿港元的“巨无霸”。不过,这个神话在2013年1月28日戛然而止,这一天,美国做空机构Glaucus Research对中金再生发布做空报告,中金再生的“神话”戛然而止。
Glaucus报告指出,主营废铁和废铜回收的中金再生涉嫌夸大生意规模,给出“强烈沽售”、“0港元”目标价。长达38页的报告开头抛出中金再生六大疑点:夸大业务规模、客户集中度过高、童话般的财报、可疑的高管离职、控股股东走货套现以及资不抵债。
做空报告一经公开,在每股9.4元附近,中金再生被紧急叫停,并一直停牌到7月26日。7月29日,为了捍卫投资者利益,认定中金再生造假的香港证监会史无前例地动用212条款,申请将上市公司直接清盘处理,理由是中金再生IPO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当年度的财报造假,甚至目前的财务数据也涉嫌虚构,香港法院最终委任保华顾问为临时清盘人。
而秦志威本人,也于8月12日被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以涉嫌伪造账目为名拘捕。加上前公司秘书林宝基、秦志威妻子兼非执董黎焕贤,以及公司财务董事冯嘉伦,中金再生一案已有4人被捕。此前,香港证监会曾通过历时两年不懈的法律诉讼拉锯战,最终让造假上市的洪良国际受到了史上最严厉的惩罚,而中金再生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洪良国际。
因为令人瞩目的股东背景,中金再生突然被清盘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金再生前五大股东中,既有被誉为加拿大“股神”的德马雷家族旗下的IGM Financial,还有被誉为香港“巴菲特”刘央所任主席的香港西京投资,就连JP摩根也赫然在列。此外,中金再生保荐人瑞银、招商银行和审计人德勤也牵涉其中。
不过,与大多数人所想象的不同,中金再生并不是一家纯粹的纸面公司。快速的成功是其崛起的标志,亦是其衰败的原因但没想到成功快失败更快。“还是蛮震惊的,他(秦志威)前几年做得还是蛮不错的,但去香港上市后就很少跟我们联系了,我们的会议他们也很少来参加。”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刘树洲说起秦志威还是满怀感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