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管理 >> 经营管理

董秘揭秘上市公司调研7真相


[ 中国品牌总网      更新时间:2013/9/19  ]     ★★★

        摘要:某董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个小职员,几年来接待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私募人士估计有数百人了,对调研也略有了解。下面借他对调研的总结,分析一下调研效果较差的几个方面。

 
    上市公司调研听起来高端大气,实际又是如何呢?
 
    某董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个小职员,几年来接待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私募人士估计有数百人了,对调研也略有了解。下面借他对调研的总结,分析一下调研效果较差的几个方面。
 
    1.股价越高,来调研的人越多
 
    前几年,我每年接待的调研人员都有上百人次,那时公司股价一直还处在高位,这也正常,股价高企自然吸引投资者目光。后来股价不断下跌,低迷期间,大半年无一机构来访,我估计他们看推荐股票跌的稀巴烂自然没兴趣再来了,而且熊市我估计他们出来的经费也少。好长时间没来人后,公司发布了个利好,股价突然涨上去了,又开始来了些人了。葛优的电信广告不是有句“哪儿人多往哪凑”,这也比较适合券商。
 
    2.见高管层次越高,亏越多
 
    一般的调研人员只会接触到董秘这一级别,这本来也是董秘工作职责,很少会给接触到总经理、董事长的机会。不过也有机构借着关系好、买的股份多得以见到董事长。
 
    董秘因为职责所在,清楚监管条例,所以一般出言都很谨慎,大多给出的答复都在公开信息基础上详细介绍些。董事长就不同了,监管条例不如董秘清楚,关心的又都是公司宏图伟业类似战略之类的大问题。听了董事长的话,可能更加会被所描述的光明前景所鼓动,而且有时候说漏嘴的话,还可能把些还未公开的项目说出来,机构更是受到鼓舞。但需知,那些未公开的项目一般都处前期,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很大的,做与不做都成问题。而公开的信息本身很明确,公司把握程度也高,所以才公布。
 
    据我所知,某私募喜欢见某公司董事长,见得次数也比别家多,最高曾吞进该公司10%的流通股,但最终还是亏了几千万,想想那些见不到董事长的机构,是不是少了些被忽悠的风险。实事上最能忽悠难道不是董事长,如果没那口才能做到那位置,呵呵。这还不说存心骗人的,要是证代或者是类似我一样的普通职员,敢存心骗人吗,敢和机构大谈公司宏图伟业吗?
 
    3.多数研究人员准备不足,连公司做什么业务都搞不清
 
    在调研上市公司之前,研究人员应对公司做足功课,至少有个基础了解。勤恳做功课的研究员我见过,公司要点自己就准备了十几张纸,关心问题也已列出。不过这是少数,更多的是连公司做什么业务的概念都没有。你说花一、两个小时问些公开信息有什么意思,与其花一两天千里迢迢跑来调研,还不如花同样的时间把历年公告、年报、招股说明书都读一遍。因此,准备不足也是导致调研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个人认为,除非重组啥的,正常的公司公开信息要真能读完,也就知道公司全部信息的六、七、八成了,除非该公司的信息披露真的做得很烂。剩下的一两成,可以被认为公开信息的详尽补充。还有一两成本身就是秘密或者是不确定的,接触了也就是处于违法边缘。
 
    4.调研人员都是“找牛股心理”,过度乐观
 
    出于找牛股心理,调研人员谁不想自己分析公司都有高增长啊。尽管我们也多次表示公司的长期增长速度大概是10%+,某年的高增长只是情况特殊,研究员还是不断地在问会不会有20%~30%的增长,还会问我们存不存在新的增长点。上市公司碍于面子,肯定不会回答“没有什么新的增长点”吧,多少也要答个一两个,但到底能推动业绩多少就不好说了。他们问的语气和句式总让我感觉我们要是没有高增长就是烂公司一个。我一直感觉他们期望很高,如果不调研,财务报表上平平淡淡的增长也就那样了,调研多少给了他们希望。
 
    5.调研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仿佛置身散户室
 
    有回我开车送调研人员,整个下午大盘都在跳水,我后面那些研究员就一直在给我播报“跌了78点,跌了80点”“又跌XX点”,“待会我就用模拟账户去抢反弹”。我仿佛置身于散户室。
 
    6.关心无关整体业绩的概念和事件驱动
 
    有段时间国家公布了某些政策,恰好我们的某个项目可能是受益的。某基金经理来调研,主要的时间都问了很多关于这个项目的具体细节,感觉知道越多细节越有把握。可事实上这个项目我们公布过预测的收入、盈利情况等内容,读过就大致可以判断出该项目对整体业绩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也反应我们对该项目的取向。
 
    另外调研人员是问了很多关于经营情况的问题,但我事后看他们的调研报告感觉和公司价值没什么关系,给的估值也是随行就市。有精明的研究员还懂价值的,他觉得贵的话就不会写报告推荐。结果我们就一直看到的就都是买进的建议。
 
    7.一样无法把握业绩拐点
 
    研究员哪怕来调研,也很难得知业绩下滑或者增长放缓的事实。毕竟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公司变差,相关问题大多也避重就轻模糊化处理。那些重大利空,类似中恒集团、重庆啤酒的,首先你不知道有利空,就是你问到相关问题,我看也问不出个啥。正所谓报喜不报忧。
 
    总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调研其实也是应该的,不过,就上述的方式来看,我看不出有太大价值。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努力做好当下,奥美互动女总裁离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关于简历的22条军规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