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币仍然处在阶段性贬值当中,还在此轮调整的初期,但并不意味着未来长期大幅走软。此次人民币盘中跌停也可能是外汇市场上大宗交易,集中购汇所导致的。 ”
7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跌至6.3429,单日下跌了90个基点,达到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专家分析,人民币短期内将呈现阶段性贬值,但幅度不会太大,而从长期来看还是会升值;对于人民币贬值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和导致资金外流问题不必过于担心。
自上周五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触及跌停,而人民币中间价也是连续跌落。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7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跌至6.3429,单日下跌了90个基点,达到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
“人民币贬值预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没有问题,人民币对美元长期还是会小幅升值,对其他货币则会保持强劲。
专家分析,人民币短期内将呈现阶段性贬值,但幅度不会太大,而从长期来看还是会升值;对于人民币贬值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和导致资金外流问题不必过于担心。
阶段性贬值预期加大
7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曾首度触及1%跌停,本周一盘中再度触及跌停。自从4月份央行决定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至1%以后,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加剧,二季度以来呈现贬值趋势。
人民币中间价也是连续三日下跌。 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比前一交易日大跌了158个基点,24日再跌了69个基点,到25日已经跌到6.3429,创下去年11月30日以来的新低。由于央行持续调低人民币中间价,25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没有出现像前几日的跌停。
“人民币仍然处在阶段性贬值当中,还在此轮调整的初期,但并不意味着未来长期大幅走软。此次人民币盘中跌停也可能是外汇市场上大宗交易,集中购汇所导致的。 ”中信银行国际金融市场 专家刘维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收窄,FDI下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变小了,而企业的持汇意愿增强,结汇大幅减少,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 24日数据,6月份中国的结售汇逆差39亿美元,也显示中国的外贸出口和结售汇形势发生了变化。
“人民币还是存在贬值预期。 ”昆仑财经外汇分析师王丹对本报记者表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民币内部因素,而是美元近期升值预期增强所导致。美国近期推出QE3的可能性下降了;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又出现新的变局,欧元下跌预期比较强。
当前美元指数处于8.4的关口。王丹估计,短期内,美元还是会看多,可能会涨到8.5以上,人民币还会面临贬值压力。
人民币长期还将升值
对于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调整之后,人民币长期会是温和升值。“人民币贬值只是短期现象,而且不会贬值太多,人民币还是有升值的外部压力。长期来看美元兑人民币还是往下走的。 ”王丹分析,美元升值有很大原因是美国大选,资金回流美国。而且2013年,美国要面对“财政悬崖”问题,就是减税政策是否会持续,若不持续,美国可能要自动减赤达1.2万亿美元,欧债也可能会度过这段紧张时刻,所以美元走强的时间不会太长,也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美元这一波的升值走势会在9月份结束。美国为了重整出口和制造业,会让美元保持贬值。
尽管24日IMF报告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仍表示人民币被“中度低估”。该报告认为,截至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75%,名义有效汇率升值7.5%,截至5月份实际有效汇率升值8.5%。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0%。而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再次表示,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
刘维明认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可能会持续两个季度,但节奏较慢,幅度也较小。 “什么时候结束,要看外需会怎么样,这决定我们的外贸形势;还要看美元的升值什么时候结束,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不会导致资本大幅外流
由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不少分析人士担心,会加剧下半年的热钱外逃,也不利于对中国的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
宗良对本报记者分析,资本跨境流动是很正常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金流进流出都有可能;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话,甚至会出现资本净流入。人民币长期趋势仍将是升值的,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人民币双向波动还有利于汇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在刘维明看来,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大幅贬值,人民币贬值还是比较温和和稳定的,而且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实际汇率是上涨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不会导致资本大幅外流,资本外流更多是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当资产价格下跌时,资本外流是必然的,跟人民币贬值关系不大。
“人民币适度贬值,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有必要的,对于减轻中国的外贸出口压力是有利的,也会缓解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被动增加的压力。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也不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很大影响,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不是看短期汇率升还是贬,而是看中长期的趋势和稳定性,人民币长期来看还是会升值的。 ”刘维明说。(记者 曾会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