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讯 去哪儿、同程豪掷3亿迎战携程
在线旅游代理模式盈利困局待破
就在携程出手5亿美元挑起价格战后,一周内同程网、去哪儿网(微博)相继出招,在线旅游市场一时风云突变。这个在电商行业中,算得上稀罕的平静领域,终于也卷入了价格战的纠缠中。
携程成为众矢之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意图挑战这个行业老大哥的地位。随着比价平台、传统电商、甚至是酒店及旅行社自建网站的步步进逼,以携程为代表的中国在线旅行代理(OTA)模式遭遇围城。
携程大起大落的业绩,并不只是一个公司的故事,恰是中国过去数年O TA模式生存环境骤变的一个范例。
携程遭遇围城
一个星期前,携程宣布展开成立12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促销,投入5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进行为期一年的低价促销。
5天之后,同程网豪掷9000万,挺进OTA“价格战”。4天之后,去哪儿网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约2亿人民币)打造旅游智能化服务平台,向所有旅游在线供应商免费开放其旅游服务平台。
一转眼,价格战已火速蔓延,而回望过去这一年,携程可谓遭遇围城。同行们甚至把这些态度,直接搬上了广告语中。艺龙的广告这样写道:“艺龙团购暑期风暴来了!携程团购没有的,我们有;携程团购有的,我们全部先打9折再减1元!虽然我们不第一个发动价格战,但是既然价格战来了,我们就会血拼到底!”
和携程相比,OTA领域的竞争对手在过去的一年里都纷纷傍上了“大款”。先有艺龙获腾讯8440万美元注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再有同程获得腾讯千万美元投资。此外,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网被百度(微博)入股,淘宝、京东、苏宁也纷纷看上在线旅游这个细分领域。
而携程则显得落寞许多。今年第一季度,携程总营业收入为9.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同期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23%。携程的股价从去年7月45美元高位一路跌至16美元左右,跌幅大于中国概念股的整体走势。
从营收来看,携程仍然是行业的带头大哥,但从利润来看OTA却风光不再。但携程并不想放弃这个领域,一出手5亿美元,要的是在“6个月之后,不超过一年时间内见分晓”,让整个行业回归理性。
携程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携程是业内最有资格打价格战的企业。“没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打不了价格战,也不会对行业造成影响。其次,携程有丰富的产品线和一站式的服务,用来打价格战的资源组合也调配得当,比方此次酒店、机票、旅游度假都会参与低价促销,这是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酒店业务是主战场
但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和10年前一呼天下应的“游戏规则主导者”相比,现在市场的参与者更多,资本力量也更为强大。
以酒店订购为例,这个被腾邦国际副总裁张铎喻为“价格透明度较低,利润空间较大,供应商依赖程度更强”的领域,一直是OTA模式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