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全球艳羡的中国航空市场高速增长今年前几个月却遭遇了“急刹车”。
四大航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航空收入增速明显低于成本攀升,尤其航油价格上涨成为吞噬利润的首要原因。今年一季度,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的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剧降85.7%、74.2%、73.7%和35.7%。
“中国是全球航空燃油价格最高的地区之一。”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在刚刚落幕的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直言不讳。实际上,航油成本早已成为国内航空业的重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由消费者买单。
国际航协:中国航油进销差价上百美元
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国内航油价格节节攀高。统计显示,2011年国内航油价格总体同比上涨约32.7%,而今年航油价格上涨态势依然强劲。
2012年2月、3月、4月,国产航空煤油的出厂价连续三次上调,累计涨幅701元,达到每吨8061元的历史最高点。到5月份,航油出厂价才随国际油价下挫而小幅下调129元,每吨价格仍保持在7932元的较高水平。
与此相应,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即800公里及以下航线8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150元。
记者了解到,承担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探索重任的航油价格,从去年8月开始每月一调,按照不超过新加坡市场航油进口到岸完税价的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与国际油价的接轨更为充分。但航空公司普遍反映,国内航油的价格明显高于国际水平。
通常,亚洲大多数机场航油进销差价不超过65美元/吨,而中国机场航油进销差价超过100美元/吨。进销差价是指航油经营公司采购航油的价格与销售航油的价格落差,也被外航理解为在中国加油的服务费。
“如果国际航油价格平均值为950美元/吨,新加坡机场航油总体价格在960美元至970美元/吨,但在北京需要支付超过1050美元/吨。亚洲所有主要机场的航油差价都比中国低,如东京、首尔、马尼拉、吉隆坡等。”国际航协方面表示。
据估算,航空公司每年支付在中国机场加油的费用超过4亿美元。“这笔成本如果能与全球水准看齐,将使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商比其他地区的运营商更具竞争力。”汤彦麟认为。
目前,国航、南航、东航的燃油成本均已超过40%,超出全球航空公司燃油成本占比约三分之一的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航空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时期,成本压力比较容易消化,但当前市场增速回归正常水平,中国航空业的成本压力凸显,因此今年各大航空公司的盈利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