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讯:提到官府菜,在北京最富盛名的要数谭宗俊父子所创的“谭家菜”了。目前,谭家菜已经发展成为唯一能够与八大菜系齐名的私房菜。
现在谭家菜已走向世界,北京饭店的名厨曾多次应邀到美国、香港、韩国表演展示谭家菜。在北京饭店召开的“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中非合作论坛”的贵宾和国际奥委会官员,都品尝过蜚声中外的谭家菜。
现任厨师长刘忠说:“吃谭家菜颇有一番讲究,既是官府菜,就要有官府的派头,餐前清茶洗口,餐后浓茶清胃,每道菜中间还备有漱口水。各式盛器,均选用上等陶瓷制品,并多为黄色,处处体现‘国宴’的气派”。至今,北京饭店的谭家菜餐厅仍以宴会形式为主,且需提前预定,以给厨师留有充分的时间选材备料。
清末民初,谭宗俊父子始创谭家菜,延续百年而至今不衰。谭宗俊是广东南海人,同治年间进京赶考,高中榜眼,所以谭家菜又被称作“榜眼菜”。谭家菜是当年谭宗俊入翰林后,正值京城宴风大盛,高官巨贾“家蓄美厨,攀比成风”。爱好美食的谭宗俊将家乡的粤菜与京菜互为调合,而得“谭家菜”之名。并成为唯一流传保存下来的典型官邸士大夫菜。
其子谭篆青生于京城,跟随父亲谭宗俊四海宦游,嘴吃八方,后来他把谭家菜发扬光大。
“谭家菜”初创之时,仅是作为一种家庭菜肴。清亡后,谭家虽然败落,但是在饮食方面,谭篆青却不愿意稍有收敛,坐食山空后,实在难以维持,便悄悄地承办家庭宴席,碍于面子,还不肯挂出“餐馆”的招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慕名而来,以重金求其备宴,谭家菜生意日益兴隆。
从谭宗俊起,谭家的女主人都善于烹调。宣统年间,谭宗俊之子谭篆青自粤返京,从广东带来了两位姨太太,也都是烹调能手。尤其是三姨太赵荔凤。赵荔凤作为谭家的主妇,不仅是谭家菜的烹饪者,还亲自采购原料。每天清晨,她总是亲自到市场去采购,非货真价实者不买。谭篆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后,改由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谭家菜继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