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命运变迁,会遭遇到多种因素的困扰和制约,外界的、自身的。有时候扪心自问,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在文化理念的共性偏爱下往往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激发起市场的电石火花,遗憾的是,往日的样板模式、成功的经典迷惑了众多企业前进的方向,数量式的扩张带来的好大喜功常会陷入自我麻醉的怪圈,所以失败的阴影老是不期而至,营销变革、营销创新,会使企业家们在昂然中获取振奋的基因。就个体的企业而言,它可以通过认知并回应不断改变的顾客需求和价值来维持每位顾客寻找并创造新的价值。
在我看来,营销工作是具体而琐碎的,是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艰难的跋涉,痛苦的锤炼。但经过千辛万苦刚想品尝丰收的喜悦时,环境变了,消费心理变了,一切都在无声无息的发生变化,来不得半点喘息。
不是吗?在以往一个企业,其产品和附加的服务如果能做到让顾客满意就能生存乃至发展,到如今,对不起!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光光是重复过去或者追求顾客满意,则远远不够了,怎么办?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认为,创造超越客户需求的价值,要注意,关键是要创造而不是去适应,这其实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记得刘永行曾经总结中国民营企业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靠胆量、第二阶段凭技术、第三阶段靠规模、第四阶段打广告。”但到了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比较规范阶段,消费者已经不可能为以上经营元素买单了,他们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企业应突破以销售为唯一目的地思维框架,就要全力去思索顾客的终身价值。——即企业未来可从该顾客身上获得的利益现值,考虑如何才能在某一类别范围与某位顾客做更大的生意。所以,企业的目标应该在于为顾客带来长期的价值,并创造出价值维持得更久的顾客。就像著名的战略大师、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极力主张的那样:企业应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企业运行价值创造系统能否有效的为顾客创造足够多的个性化价值和增值服务空间,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终表现,是企业的根本战略任务。
作为营销界的资深人士,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是在一线度过,及时了解消费动态,把握供求变化,在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打造强势团队力的时候,最终实现集企业理念和文化价值触为一体的强势执行力。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是诱惑、一边是灼伤。
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告诉我们,营销是一门动态的实战学问,它融合了多种宣传要素和社会资源的结晶。平时从书本上得不到产品推广与市场运作的成功答案,营销人只能从市场一线去摸索方法,寻找机会积累经验。作为其中的杰出高手,对整个营销理念、处世态度、思维方式和主客观相结合,注重实操性的做法总有自身独特的一套,在他的主导和团队努力下,其产品拓展和品牌提升之所以收获颇丰,一定有其成功方法,因此向营销高手学习成功,你就会激活自信,唤起内心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敢的奋斗。当我们踏入一个自身喜欢又有潜力的行业时,一方面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从营销高手身上可以领悟到更多的市场真谛,如史玉柱、马云……
当我们仰慕这些高手所取得的成就和建立的宏图大业时,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身上多年探索、感悟、提炼出来的市场精华,而后者往往可以减少我们在市场上的折腾和许多面临的不确定性,化很少的代价就能学到真知灼见,真是人生乐事。这些营销成功人士,就象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活得顽强而坚韧,他们专注于自己的重要目标,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他们做的是举足轻重的事,而且绝不拖到最后关头草草了事。他们不是瞎忙,而是忙得有价值。使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发挥了最大价值。
是的,营销就是在痛苦与快乐中找寻自身价值的平衡点。中国多年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带来了大量闲置的资源如产能、销售网络、存货、社会关系等。如果能充分发掘这些资源的效用,企业就能缩短发展周期,并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如何整合资源、搞活营销是一个时期内融挑战与机会一体的市场组合。由于市场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没有哪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今后的出路也只能循着变化了的市场不断拓展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