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解析温州民间资本:与实业渐行渐远


[  中国时尚品牌网    更新时间:2011/1/18  ]    ★★★

        摘要:温州正面临商业精神取而代之工业精神,商业精神注重眼前,以利润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工业精神注重的是产业,以做出什么成就为傲。眼下的利润取向和结构,终究令人担忧。

  投资金融和私募股权

  温州民企入股投资金融空前积极,截至2010年年中,已有1361家民营骨干企业入股各类金融机构,资金约达70亿元。

  在林飞接触的温州商人中,房地产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唯一资金去向,不少人选择了直接介入金融领域。在银行信贷收紧之后,民间借贷一度盛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调查,2005年以来,随着温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温州掀起了一股民企入股金融的热潮。2008年7月后,随着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的不断发展,温州民企入股投资金融更是空前积极。截至2010年年中,已有1361家民营骨干企业入股各类金融机构,入股资金约达70亿元。

  在温州,官方的、民间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各种性质的平台陆续搭建,企图为温州民间资本寻找出路。关于风险投资的各类培训班等在温州密集出现,现在已经有很多具备一定实力的温州企业家,组成一定规模的投资基金后,再去找专业的基金公司、阳光私募。

  张毅是温州某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像他们这样的投资公司做的事情就是聚合温州闲散的民间资金,然后投资到各个领域。

  不久前,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将两亿元投向具备上市概念的新疆某农业科技公司。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是温州成立较早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其主要股东都是来自温州的传统鞋服企业。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该公司已经大大区别于其股东所从事的传统制造业。

  有媒体消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温州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有12家左右,温州地区以外,温州人创办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有10余家。这些机构掌握的资金从数千万元到十多亿元不等。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实业中已初具规模的温州民营企业。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这样看待温州人的“抱团投资”,在温州,只要项目好,就不怕没有资金,这是温州的一大优势。“温州有灵活的民营企业的机制,特别是在资本集聚上有自己特定的模式,所以只要发现有好的投资项目,确实可以迅速在民间筹集到大量的资金。”

  民间资本在温州,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资了,资本结成的联盟化和体系迅速增长。1万亿元的强大资本,行动迅速一致,“一顿饭几个电话就能够跳动10亿元的资金”,他们有能力撬动任何市场内的商品要素,难免所到之处,人心惶惶。

  日前,温州成为全国唯一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据称,试点的初衷直指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周德文说,温州人的资金可以直接出境投资了,这是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政府很鼓励温州的民间资本到境外投资实业,到国外直接参股,并购国外一些非金融的领域,这为温州资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为什么不做实业?

  “卖商品不如倒资本”、“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论调一直流行于坊间。

  温州资本热衷投资金融、私募股权,长期执掌房地产投资;当地政府急于搭建各类平台为资本寻找投资去向;中央大开“试点”新政,引导资本走出去。然而,为什么不去投资实业呢?

  记者了解,浙江民企投身房地产主要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政策放开,许多制造企业纷纷投资房地产。其次是在2005年、2006年前后,制造业的利润不断被摊薄,部分民企不得不寻找副业辅助主业。这一现象随着近几年房地产的迅猛发展,民企制造业利润不断下降,越来越明显。

  服装、电器和制鞋是温州三大传统制造行业。记者了解,目前三大行业的利润都在大幅下滑,鞋业的利润只能保持在1%到3%。电器的利润从原来的20%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中小企业甚至只有2%左右。

  而与此相对的是房地产投资的暴利。上榜企业富丽达集团一负责人曾介绍,该集团由单纯纺织业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实业投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2倍。

  由此不难理解,浙江民企百强中,建筑和房地产企业从2002年的4家,上升到2009年的27家,其中10家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达1463亿元,同比增长66%。这还不包括一些“副业”为房地产的制造业公司。

  报喜鸟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制造业不景气的形势下,一些制造业企业将用于生产的厂房抵押,换来贷款,投资房地产,用地产的高利润维持企业的运行。尽管企业争相逐利地产、金融产业,但企业负责人都强调,这些副业只是获取资金的平台。

  然而,尽管一再辩解,房产、金融市场只是资本平台,赚了钱还会返回实业,但其中的可信度有多少,难免让人怀疑?当“身不动,膀不挪”便可将上亿财富轻易收入囊中之时,谁还会费心费力地去做实业;当资本进入地产、金融可以快速获得升值,谁还能静下心来长期坚守投入科研和高新技术创新?

  数据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同属沿海的粤苏鲁浙是全国经济前四强,4省在统计上常被作为一个板块进行分析。2009年,在经济增速上,江苏增长了12.4%,山东、广东增长了11.9%、9.5%,而浙江仅增长了8.9%。

  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约9050亿元,江苏则实现了1.24518万亿元,两省的差距为3000多亿元;但5年之后的2009年,江苏实现了3.4061万亿元生产总值,浙江则为2.2832万亿元元,两省的差距超过了1万亿。很显然,由于制造业资金的逃离,使得浙江的经济发展增长的动力已经呈现了疲态。

  温州正面临商业精神取而代之工业精神,商业精神注重眼前,以利润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工业精神注重的是产业,以做出什么成就为傲。眼下的利润取向和结构,终究令人担忧。我们过去认为的制造业回暖,会不会是一种由地产泡沫烘托的假象?

  这何尝不是当下中国实业的群像?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企业要生存下来不容争辩。而可以肯定的是,荒废制造业绝对是失智之举。目前的制造业利润之低和房地产利润之高的巨大差距绝对是不正常的。而土地财政在这场狂热中难辞其咎。

 

 

http://cn.ppzw.com/article/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麦当劳时尚变身:和小丑形象说再见...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告别“水土不服”,买手式经营的零...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