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美控制权大战昨日落幕。除取消增发授权得以通过之外,黄光裕提出的其他动议均没有获得通过,陈晓亦将继续留任。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国美之争折射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值得商业界反思。结局如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此事,中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必将迈出一大步。 国美电器
反思二
职业经理人:
到底为谁服务?
在国美事件里,陈晓无疑被放在了道德的审判台。“背叛”、“不忠”成了民间对陈晓的主要形容词。甚至连超级职业经理人唐骏近日也表示,职业经理人要认清自己在公司里永远只能是老二,很多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的失败就是因为太过看重权力。
但大成律师事物所高级合伙人钱卫清则表示,在上市公司里,股东权利不等同于经营管理权,董事会要向全体股东负责,但并不意味着股东可以直接指挥公司,即使是大股东也一样。同时公司利益也不等于股东利益,它还涵盖了管理层、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董事会不仅向股东负责,更要为公司利益负责。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也表示,企业界人士挺陈,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管理者,深知管理者的能力对企业多么重要。在他们看来,陈至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而黄的代理人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
问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远忠表示,作为公司董事会主席的陈晓,从国美未来的发展角度看,他并不应该单纯是一个打工者,对公司、对股东负责的行为并没有错,陈晓的做法也并没有触犯到法律。借民族情结抵制外资的进入以及认为陈晓有“谋权篡位”之嫌,这样狭隘的民族情结与封建的伦理观念很可怕。
中国传统上把职业经理人看成是“大管家”,其首要品德是忠诚。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职业经理人的操守并不意味着对某一家族的忠诚,而是对全体股东的诚信。在中国这个受儒家忠诚文化影响的土壤里,职业经理人该如何选择?是一味讨好东家还是顾全全体股东利益?这也是中国职业经理人所必须考虑的事情。
“管家”逼宫“东家”由来已久
上世纪初的美国通用汽车曾有过职业经理人斯隆取代创业老板杜兰特的事件。通用汽车的斯隆自己办厂起家,被杜兰特收购兼并后成为公司高管。斯隆忍气吞声多年,最后借助杜邦家族的资本介入,推翻了杜兰特的控制,并创下了通用公司的辉煌。
苹果教父乔布斯曾被董事会踢出公司。
迪士尼大股东聘请CEO却被后者反过来“驱逐”了20年。
创维电器创始人黄宏生锒铛入狱后也与管理层之间出现过公司争夺战。记者黄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