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百度推出的两个开放平台之中,数据开放平台是基于百度原有的搜索内容的一次结构性调整,而另外一个应用开放平台,则是在原有搜索内容之外新搭建的一个全新的软件、游戏和广义应用产品平台,其定位,有点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但基于的理念和结构,则和App store完全不同。同样打着开放的旗帜,但是运作哲学却全然不一样,由此给参与各方所带来的价值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行业影响面来看,目前,诸如豆瓣网、开心网等主流的社区,均已经开始就相关产品和百度进行合作,如豆瓣就将其“豆瓣电台”改造成一个网络应用,通过百度的应用开放平台直接嵌入了百度的搜索结果,使得网民在百度搜索“豆瓣电台”时,在搜索结果的首条结果上获得一个可以直接播放的豆瓣电台播放器。
实际上,除豆瓣外,目前为数众多的网站和开发者正在和百度进行类似的应用类合作,以它们的产品直接接驳入百度的搜索结果页面。开放合作的覆盖范围覆盖了包括游戏、下载、杀毒、在线交友、购物等各个领域,其中既包括开心网、PPTV、金山等业内知名企业,也有一大批应用及游戏类软件的开发团队甚至个人。而所有的合作方式都无一例外,均是由开发者通过百度提供的开放接口提交优质资源,与用户需求直接对接,在搜索结果页面上以应用软件形式展现出来,方便网民“即搜即用”。
据百度称,其应用开放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是希望以产业链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来大幅度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如果从互联网产业开放的目标而言,百度的开放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另外,从百度公司自己的战略角度来看,它的开放举措也带有明显的战略意图。
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实现方式来观察,百度开放是通过搜索框获取关键词和关键应用来实现,就这一方式的意义而言,已经和苹果等手机厂商采用封闭系统调取功能的方式,以及一些互联网公司将非核心业务的API进行开放等简单模式都有着质的区别。
首先,百度以其最为核心的搜索平台作为开放的基础,接纳各种各样的数据和应用提供商加入。自去年百度提出“框计算”技术理念之后,基于该理念的数据开放平台已经整合了一大批由合作伙伴提供的优质资源和数据,使得参与者获得更加流量和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百度的核心产品——搜索的用户体验,人们在搜索时获得了更精准、更优质的结果,这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共赢效应。
其次,百度的开放平台采用了最常用的软件接口模式和数据交换格式,能最大限度降低了第三方的迁移成本,开发者可以以极小的代价接入百度的开放平台,也可以很经济地复制到其他应用平台上。如同一个业内专家对开放平台“可持续”性下的定义一样:免费的开放平台,应该不设置任何的进入门槛,也不人为地增加迁移的成本。而百度的开放平台符合这样的可持续标准:即便这些第三方不和百度合作了,它们的产品和数据依然可以方便地产生各种用途。可持续发展,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放精神,也是一个谋求共赢的基准线。
最后,百度的开放平台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并实现产业链的共赢,而并非像苹果那样为追求产品多样化而开设。
自去年开始,百度反复强调开放、与中小站长和开发者谋求共赢,这点初衷的意义也许在于,百度不会牺牲第三方的利益而将之放置于需求长尾的末端,成为多样化和长尾效应的牺牲品。恰恰相反的是,每天数十亿次的搜索需求,让百度拥有了中国最全面的用户需求数据库,由此百度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应用和数据是最满足用户需求、最能够让第三方获得用武之地的。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除了信息获取需求外,网民对软件、游戏、商务等第三方应用的搜索需求正日趋增长,而百度的开放平台,就是将第三方的产品和数据直接和这些日趋增长的需求进行对接。就这一点,苹果的诉求和百度有着天壤之别。
经过这些分析之后,我们已能够厘清开放的本质。而如果再提升一个层面,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认为,无论哪个厂商,无论何种模式,只要本着真正共赢的态度,坚持真正利益分享的模式,均能够实现整个产业链获得共同的繁荣。这点也是开放能够令整个产业为之欢欣鼓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