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多项新政助力外资
尽管家乐福退出西安的主要原因已经水落石出,但由于世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中,中国几项指标的得分偏低,“家乐福退出西安”就为一些国外媒体再次指责中国投资环境提供了口实。
对此,商务部7月20日用最新数据予以回应:今年1到6月全国非金融领域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377家,同比增长18.8%;实际使用外资5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其中6月当月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39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5.1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3%和39.6%;从2009年8月开始,我国吸收外资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基本扭转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商投资持续10个月下降的总体态势。
另据世行《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数据,2006至2010年期间,在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流入中国的占到30%左右。而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始终保持增长势头。
另外,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表示,国际上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舆论是不符合事实的。而在此期间,德国西门子、戴姆勒等公司同时与国内企业签署投资和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4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知名企业也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将中国当成了金融危机的避风港。例如,美国GE集团,从去年开始,分别与中航工业、上海广电电器、神华集团、南车集团以及中国铁道部签署投资协议。尽管去年GE全球营收下滑近一成,但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却逆势增长了14.3%,达到53亿美元。GE大中华区总裁罗邦民还表示,将继续推进在中国投资力度,并争取在未来4到5年内实现在华利润翻番。另外,德国大众、新加坡淡马锡、美国麦当劳等公司也已表态,将大幅增加在华投资。
伦敦花旗银行分析师梁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界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指责毫无理由,而国际金融公司发布的数据,其中不少指标的设置,非常僵化,完全是照搬欧美经验,完全不适合中国市场。不仅忽视了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在成长性,还过分夸大了一些无足轻重的指标。
“仅凭几家企业的经营就来推断中国投资环境,显然是不负责的。按照这个逻辑,福特将沃尔沃出售给吉利,说明欧洲的投资环境对美国恶化了;美国AB公司拒绝英博集团收购,是美国的投资环境对欧洲恶化了;荷兰和意大利对谷歌威胁个人隐私的调查,也是投资环境恶化了。”梁嘉这样评价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指责。
梁嘉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事实上越来越好。一方面,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巨大的市场,以及日益涌现出的新兴行业,为国外投资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资投资的相关政策也进一步开放。
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