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同体系超市的南北差异
在分析了不同超市间的特点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同一体系超市在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
前两年因为在摩根工作的关系,我对江浙地区一带的商业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而今回到北京,考察了北京的商业市场后,明显感觉到即使同体系的超市由于地域及所处市场环境的不同,南北两地的差异也是较为明显的。
首先,从货品的选择上来看,同体系的南方超市较北方超市而言,可供选择的商品品类更为丰富。以零食类商品为例,上海超市的零食品牌可达200余种,单品可达4000多个,而北京的超市中通常只有几十个零食品牌,2000多个单品。即使剔除掉商品供应及消费者购买习惯等影响因素,南北两地的差异仍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从卖场的陈列来讲,南方的超市更为整洁,也更注重商品摆放的效果和关联商品的陈列,例如在膨化食品旁边摆放啤酒饮料、纸巾;在方便面旁边摆放火腿肠、卤制品等等,几乎每一排货架旁都有关联商品的陈列。而在北方市场的超市中则较少看到这一方式的应用,一般只有在生鲜部门旁边摆放一些调料作为搭配。在对商品的具体管理上,北方市场仍不如南方市场成熟。
第三,在促销活动的选择及安排上,北方市场不如南方市场丰富。在南方市场,超市的促销活动几乎从不间断,促销手法也多种多样,欧尚、家乐福、乐购等有条件的超市还会在外部的广场上举办大型活动,进行促销展示或表演,以吸引顾客。但在北方的超市中我很少看到此类的促销活动,超市内的促销也多以促销人员的分别叫卖为主,缺乏氛围与创新。
最后,从南北方同地区人均拥有的大卖场面积来看,北方市场仍不如南方市场成熟。以无锡的东亭地区为例,其区域总面积不过29.48万平米,拥有19个社区,常住人口只有5.6万,流动人口约4.8万。但在其三至四公里的辐射区内,已建的大型超市包括麦德龙、家乐福、乐购、易买得、欧尚、易初莲花,在建的还有两家,区域内居民的购物选择十分丰富。反观北方,以人口十分稠密的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区域内也不过只有家乐福、物美、沃尔玛几家大型超市以及零星点缀的中小型超市,人均大卖场面积较南方普通乡镇地区仍低出许多。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北京超市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发展前景也较为明朗。另外,曾在甲方担任项目招商总负责人的经历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作为开发商,在对商业项目进行主力店招商时,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知名超市企业。还是要从项目的整体运营角度出发,寻求最符合项目市场定位,软硬件条件、目标客群以及预期租金回收目标的超市企业进行引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项目的整体运营成功。而这就对开发商是否真正了解超市行业内部的运营规律及其引入后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如若不能全面了解行业信息,只单纯依靠知名度来进行选择,在后期的运营中,无论是超市自身还是商业项目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1+1<2”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