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底,美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GAP高调宣布进入中国市场。计划2010年末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4家旗舰店,每家门店面积都将超过1000平方米。GAP的进入势必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掀起一场更大的波澜,已被占领的黄金卖场在左,早已登场的ZARA、H&M、C&A、优衣库等品牌在右,GAP登陆中国必定充满坎坷。
不过,H&M并未放弃在销售渠道拓展上的创新,到目前为止其销售渠道虽仍以直营店为主,但其目录销售、在线销售的业绩却在持续增长。1980年,H&M收购了RoweHs公司,开始在瑞典、芬兰、挪威和丹麦进行目录销售;1998年,H&M在瑞典开设了网上商店,随后在芬兰、挪威、丹麦都开通了在线销售。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秋天,荷兰成为其在北欧地区以外首个开设在线销售的国家。2007年秋季,德国和奥地利预计也将启动在线销售。
ZARA始终坚持其“直营”策略,并表示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为他们坚持认为让顾客进人店铺,直接接触商品,体验商品才是最好的经营方式。
未来的竞争
杨得铭说,GAP的经营方式与ZARA等几大品牌一样,选择直营,不做代理、不做加盟。
在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孔清溪认为,上货周期90天的GAP在速度上无法与周期只有12天和21天的ZARA、H&M相竞争,风格也不如这两个品牌时尚、鲜明。
“其实,GAP在产品细化上做得不错,男装、女装、婴儿服等等分类清楚,但这部分现在也渐渐沦落为所有 快时尚 品牌的共性。而且GAP选择在其他品牌都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再进入,在推广方面可能会有难度。GAP本身的品牌认知度应该不错,不用担心没人认识,但如何立足中国市场是个大的考验。比如,它的专卖店肯定会与ZARA、H&M等店铺在一起,而好的位置都被 先入者 们抢占了,那么如何再去抢占这块蛋糕,是GAP接下来需要审慎的问题。”刘博说。
对此,杨得铭认为,GAP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人性化。
除了店铺、宣传近身“肉搏”之外,孔清溪认为,GAP能否在中国打开局面关键还要看定价。在美国,GAP的正价产品并不便宜,一条内裤标价约10美元,一件针织开衫标价约60美元,照此推算,引进中国之后恐怕也要卖到几百人民币以上,若真是这样恐怕少有消费者会买账,毕竟还有风格相近又价格划算的优衣库作为选择。
相关链接
ZARA
1975年创立于西班牙。价位中等,胜在时髦和速度,一周2次新品到货,一个月换1次橱窗陈列;24小时处理来自全球近千家店的订单,72小时内保证货品从西班牙空运至全球任何一家专卖店。不做广告。2006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有34家店。
H&M
1947年创立于瑞典。时常与大牌设计师合作引发抢购,川久保玲、Jimmy Choo、卡尔 拉格菲尔德都是合作过的设计师。产品价格只有ZARA的70%左右,店中服饰的平均售价为18美元。愿意为广告花钱,凯特 莫斯、麦当娜都曾是H&M的代言人。2007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有27家店。
优衣库
1984年第一家店出现在日本。低价良品,走简约、舒适路线,以基本款胜出,UT(优衣库的T恤)是每个夏天的大热单品。2002年曾进入内地市场,后在2006年一度退出,2007年回归。目前在中国有53家店。
C&A
1841年创立于荷兰。价格低廉,定位并不太清晰,业绩也不如其他几家。2007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有19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