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时评

苏宁的最后一米革命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10/7/2  ]    ★★★

        摘要:今年2月,富力店从地处东三环的富力购物广场的3楼搬到了5楼,营业面积缩小了约1000平米,2400平米的新铺面。旧卖场中的品牌专区被取消,各类品牌按照规格、型号等混合摆放;商品表面没有贴着“直降1000”之类醒目的宣传标签,只有一个简洁的标价。与人们所熟悉的家电大卖场不同,在这里,标价基本就等于成交价,几无讨价的余地。

 

  现实的状况是:各大品牌专区“各自为政”,促销员之间甚至相互攻击,挫伤了消费者对于卖场的信任,影响消费体验;再者,消费电子类产品在卖场内的占比不断增加,较之传统大家电,消费类电子需要更为专业的导购服务。

  更为吊诡的是,彼时要求供应商派驻促销员的权宜之计,反过来扭曲了苏宁等零售商内部组织的激励。由于卖场终端标价主要由品牌供应商控制,家电零售商的运作体系开始偏重“采购端”,苏宁要耗费大量精力与供应商谈返点和各类销售支持政策。用王燕的话说,在过去,一个灯泡卖20块或者200块供应商可以自己定,苏宁所争的是“拿15%还是20%的返点”。

  孙为民曾自曝公司内部一个笑话,某区域的苏宁分店,曾经进了大批的保险柜和计税器,进货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这两种商品提供的“扣点”更高。在孙为民看来,这个尴尬的笑话隐含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因此,早在2008年底接受本报专访时,孙为民即明确表示,“要将自营作为坚持的方向,回归零售的本质”,而所谓零售的“本质”——即是研究消费者与商品。

  偏重“采购端”带来的弊病是,家电零售商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中,鲜有专心研究消费者与商品的专业职能部门。苏宁自营,要求后台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

  杨飞负责管理的北京大区采销中心,直接对口支持富力店。在苏宁内部,“采销中心”可以视为一个“半新”的部门,它的前身叫采购中心,主要的职责就是围绕供应商谈扣点。去年底,苏宁高层开了数天闭门会议,讨论组织变革,其中一个关键议题就是采购中心转型为采销中心,“过去,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供应商一端,新的采销中心的职能,主要包括了商品的规划、与供应商的合作和谈判、管理产品的促销和宣传四大职能。”苏宁副总裁兼营销总部(苏宁总部领导各地采销中心的部门)执行总裁金明说。

  3月份,富力店开业不久,单月营业额不足400万元(自营之前,单月销售额约500万元),其中的一大症结,即精品店不知如何去做营销推广。苏宁的传统店面,通行的营销手段是在各都市报大打平面广告,诉求点则是价格,比如“买1000赠1000”、“全场5折”等。富力店搭不上这趟便车,因为挂牌价基本就是成交价,没有优惠的空间,且面对的消费群体又属于中高端,本身价格不敏感。

  为了满足富力店的需求,北京大区采销中心改组了直属的“商品规划部”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将其作为自营店的对接部门。“商品规划部”原来只有2个人的编制,负责苏宁店面内部的空间规划,是一个标准的“纸上作业”部门,如今规划部编制有8个人,负责精品店内部商品的出样、展示、促销政策制定等。与此同时,采购人员与店面营业员要形成“共治”。据金明介绍,目前,每周一线督导都需要与商品规划人员开会交流沟通。王燕听说的则是,北京管理中心准备在两类群体之间实现轮岗,好彼此熟悉流程。

  不过,“商品规划部”,只是解决了自营中“进销存”的问题;更多的变阵,在内部仍然颇为踌躇。比如,苏宁体系内部有“四大终端”:连锁店、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自营”的实践与四大终端的协助密不可分。简单举个例子,联营模式下,平板电视、厨卫用具的安装,供应商可以自己完成;自营的话,苏宁是否要加大售后服务中心建设?

  由于目前自营门店数量太少(北京地区现在只有两家自营精品店),苏宁机构设置上只有“商品规划部”因事而设,其他部门只是有专人对口负责。不过,情况似乎会有改善。

  “针对自营模式,北京、深圳两地已在开始自建体系,从采销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店面管理人员另组一套班子。”金明说。换言之,今后一段时期,苏宁将进入传统模式与自营并立的“双轨制”。
  毫无疑问,新的问题还会在“双轨制”期间冒出来。新旧体系的磨合,从操作上,苏宁做了一些设计。孝陵卫店能够中选“试验区”,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临近苏宁总部,协调方便,朱郁奇隔三岔五就会接到总部的问候电话,了解店面销售量、人流量以及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富力店与苏宁北京管理总部也只有一箭之遥。

  零供新关系

  事实上,可以通过内部组织变革解决的问题,算不上大问题。改变商业模式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改变既有的产业上下游合作模式。

  传统的运营模式下,供应商与渠道商的合作关系非常复杂,双方在返点、定价、促销资源、宣传费用、人员派遣、展台位置等各个层面进行讨论。孙为民表示,期待未来的合作关系能够化繁为简,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苏宁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采购,自主定价,自主销售,将盈利模式转为进销差价,而自营则是缔造这种新型零供关系的第一步。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这一步并不易。

  “富力店推行了销售员自营,不过诺基亚与苏宁在采购端的合作关系没有任何变化,据我所知,其他供应商也没有变化。”作为诺基亚京津区业务的负责人,陈婷如是说。上述佳能负责人也表示双方合作模式未变,只是佳能不向精品店派驻促销员。

  即便如此,佳能对于苏宁深圳精品店的新定价模式有些抗拒,“有不少渠道商投诉它(苏宁 Elite)”,上述的佳能销售主管认为,苏宁深圳精品店并非彻底按其之前宣称的规划,“照理说,Elite应该只卖佳能几款中高端的产品,但现在几乎所有的的产品线都可以在这里看到;这种情况下,这种定价模式,就坏了规矩”。

  目前,在苏宁的自营店,苏宁自定挂牌价(基本等同于自营店的成交价格),这一价格是参考周边的实际交易价格而制定出,较一般挂牌价有优势。行业内惯常的做法则是:家电零售商可以自主决定挂牌价(柜台标示的价格),最终交易价格会因消费者个人讨价能力而有所差异;但绝大多数时候,交易价格不得低于供应商提供的采购进价,否则后者会“不派人或者可以断货”以示惩罚,尽管这在双方的合同中没有约定。实际上,由于零售商往往会获得返点,其实际采购成本是低于采购进价的。“对于部分大品牌而言,如果(零售商)要讲完全自主定价,根本谈都别想谈。”孙为民可以想象强势品牌供应商的反应,“自主定价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三五年内都未必能够解决。”所以苏宁自营推进的节奏将是“顺势而为”,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不过,陈婷则对富力店的自营试验非常支持。诺基亚为富力店提供了大量的展示用的真机,5月份专门在富力店做了一场尚雯婕的签售活动。陈婷支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传统模式下,产品销售量会极大受到促销员自身能力的影响,在自营模式下,产品品牌与特性就更能展示出来——王燕提供的数据是,富力店自营后,诺基亚的销售量占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其次,诺基亚目前正在力推“移动互联战略”,未来手机是多种集成服务的一个平台,盈利更多来自销售服务,需要一线营业员专业的服务能力。

  而事实上,自营确实对于各品牌的销售产生了微妙变化,“总体而言,强势品牌的销售占比普遍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王燕观察道,只不过,相对弱势品牌的占比也还处于合理的区间,彼此倒也相安无事。“供应商如果愿意提供资源,店铺可以将产品调整到更好的位置,销售员也能主推。”在端午期间,TCL的产品和LOGO就占据富力店的彩电区最显眼的区域。

  在陆刃波看来,自营所引发的微妙变化很正常,而且他相信,长期而言供应商会支持苏宁的自营变化,毕竟派驻促销员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杨飞说,一名普通促销员的底薪约在千元左右,还有3%-10%不等的销售提成。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苏宁现在自营,更多是以“精品店”与“县镇店”的面貌出现,强调细分市场的需求,前者须满足中高端人群的购物体验,后者主要辐射范围是苏浙闽粤四省辐射城郊结合部与乡镇地区,营业面积控制在1500平米以内;而县镇店,对于品牌商而言,在这些地区设立品牌专区、提供专门的促销员,并不经济。占据苏宁销售主流的旗舰店与中心店,并没有推进自营试点。这可以视为苏宁为了缓解供应商的压力而采用的策略,以增量带动存量。

  对于自营是否会成为未来苏宁的主流,杨飞就出言谨慎,只说自营会是一个有益补充。而苏宁电器董事、信息中心总监任峻的表述则直白得多,“苏宁正在开启一个并轨期,并轨到一定程度后,精品店所代表的自营模式将会覆盖到所有的店面。只不过我们不想变化太大,步骤太快,并轨将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陆刃波认为,从“不正常”回归到“正常”, 自营是再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任峻看来,开展自营孕育着采购端与销售端将同时启动变革:采购端,“以供应商为单位的管理”就要让渡到“以商品为单位的管理”了;销售端,传统模式下其实是组织一个连锁店,分配好场地布局,做简单的销售计划以及宣传促销,现在则要变为“管理消费者的需求”。任峻还畅谈了更为宏大的设想,即借助自营积累的海量基础数据,利用强大的信息平台,深度挖掘数据,反作用于供应链,实现真正的“以销定产”,那将会是苏宁商业模式的新起点。

  无论自营是否重要,至少在富力店还是孝陵卫店,转型确已在深刻影响王燕、朱郁奇及其上下游人员的工作内容。王燕说,过去做店长是“管”促销员抓规范,随便做些小区活动,完成销售任务就行,而现在首要的工作是要抓杨仪这些营业员的综合素质,“素质上去了,顾客满意了,销售会水到渠成。”

  2010年,苏宁打算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开设精品店20家,而县镇店的扩张计划业已明确,2010年,苏宁计划将在三、四级市场开设200-300家县镇店。自营模式正由点及面迅速扩展开来。无独有偶的是,临近苏宁富力店的一家国美电器目前则在装修阶段,王燕得到的消息是,竞争对手在消费电子类产品方面也要尝试自营了。

  王燕前不久去了趟香港,参观了苏宁去年收购的镭射电器以及附近百老汇店面,香港所有的家电卖场都是自营,一个四五十平米的店铺,7个人却能达到月均超过180万港币的销售额,这让王燕印象深刻,“国内家电卖场的提升空间依然非常巨大。”她说道。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频繁卷入舆论漩涡,格力到底怎么了...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沃尔玛供应链考验,交18000保证进超...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