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0日下午,上海最为繁华的南京西路。距离优衣库全球旗舰店开业已经过去整整半个月,但整下午从入口处延长到门店侧面长达五十多米的等候队伍的“壮观”场面却仍分外惹眼地显示着这个庞然大物掀起的热潮。
同样,国内的美卡拉服饰有限公司的旗下品牌ME&KAR也在日前正式宣布进军国际快时尚,同样要打造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快时尚品牌,成为中国的“ZARA”。ME&KAR(美卡拉)服饰表示,将通过汇集每季最畅销的流行单品和各品牌营销之所长,经过改版及组款的方式,向流行敏感度高且消费能力强的顾客群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国际快时尚流行女装。
此外,总部位于广州的衣妙也在去年开始尝试“快时尚”模式,衣妙第一家样板店已在广州开业。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2005年前后崛起的号称“黄金一代”的Vero Moda、Jack&Jones、Esprit等同样也开始追求“上货快”、“平价”、“时尚”的服饰连锁品牌,不同的是只缺喊出“快时尚”的口号。
本土品牌凭什么抢食
不过,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快时尚的洋品牌竞争可用“强手如林”来形容,后来者中国本土服饰品牌凭什么抢食?
事实上,即使被誉为是“中国服装界奇才”的周成建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在“快时尚”上跌了一跤。
2009年第三季度,掷下重金的ME&CITY不但处于亏损状态,连一年内实现百店的计划也并未完成,如今也已搁浅。而因为ME&CITY的拖累,美邦净利润为此下挫近六成。
而在与国际快时尚品牌的正面交锋中,包括ME&CITY在内的多数开始倾向快时尚模式的品牌还是明显处于劣势。显见的是,在多数中国服装本土品牌店铺内,无论从人气度、消费者数量、试衣频率还是成交量而言,ME&CITY、城市第八天目前都还与洋品牌们相差悬殊。
“现在品牌的知名度还不够,消费者认可度不高。”ME&CITY的导购员坦言,以目前的知名度还无法培养起更多的忠实顾客,“那些‘忠实’的也不是忠实品牌,而是折扣。”
不过,本土品牌还是有着自身一些不为鲜见的优势。
LILY WANG亮出的“杀手锏”是其经过两年多酝酿和筹备成熟的中国本土快时尚商业模型。“全球买手和派驻设计人员的国际化采购+本土化的流行趋势引导,供应链保证8天内完成新品生产并发货的对赌协议,物流配送采取配货制设立中转仓,引入中国工商银行实行资金的第三方保障,放开连锁加盟构建快速终端运营体系。”LILY WANG说,除此之外,她还看到了中国百万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因此结合此社会难点将城市第八天构建成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实习、就业体系,也为城市第八天的发展解决人才缺口。
众所周知,当前洋品牌快时尚毫无例外在中国采取直营制,而城市第八天却用配货制与第三方资金担保的引入解决了加盟的连锁之难,从而成为率先敢于特许加盟的快时尚。
因此,在经销商金少武看来,诸如城市第八天这样的快时尚模型设计中强调的配货制、中国工商银行的第三方资金保障都是区别于洋品牌的自身优势。
记者也了解到,依托美特斯邦威品牌原有的渠道优势,Me&City已经深入到广西百色等中小城市,为1-2年后在国内其他地区启动的加盟商战略做准备。
不过,多位经销商还是表示,尽管中国本土企业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与洋品牌相较的结果关键还得视后期运营中的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