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湖即将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不是金庸古龙笔下那个刀光剑影的世界,而是对锋芒堪比“倚天剑屠龙刀”、招招都是“七伤拳”的深圳零售业市场最真实的慨叹。
C
SHOPPINGM ALL不断强化各自定位
深圳零售业在国内最受到称颂的,是S H O P P IN GMA L L文化,但很难想象,这些商城到目前为止如果按照年岁来计算,大多数还处于幼齿时期。但深圳的商业氛围不会让它们一直嗷嗷待哺,强大的竞争压力要求它们一出生就必须风华正茂。
前几年,当各大SH O P -PIN G MA L L正式开门揽客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里有香港尖东的影子、那里有香港沙田的风范,同时MA L L里的电影院、溜冰场、超市、百货店、美食街设置基本上雷同,有人感叹逛完其中一个就大概就知道其他的是怎么样了。深圳商家的模仿学习超越能力一直是发展制胜的法宝,在激烈的竞争中,它们逐渐开始懂得错位发展,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和强化各自的定位。
乍一看,深圳每一座SH O PPIN G M A LL似乎都已经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线。提起奢侈品,拥有G UC C I、M IU M IU、LV、D IO R等众多国际超一线品牌的万象城成为高端消费者的首选;要知国际男装潮流,可以去金光华感受一下;需要定制服装?到中信广场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吃美食看首映随便泡个吧,C O C O PA R K提供一条龙服务;想身心都年轻,与时尚脉搏共呼吸,中心城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还想感受高雅艺术沾染文化气息,标榜奢华时尚的益田假日广场可以满足你这方面的需求;在周末想跟家人打发合家欢时间,据说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在海岸城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对于益田假日广场总经理助理陈秀红而言,在深圳功能完善定位准确的S H O P -PIN G M A LL还是不多,她表示:“在外国购物中心一个挨着一个,大家有各自的定位和卖点,这样做可以给顾客更多的选择权,基本上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找到有归属感并能长期光顾的商城。其实深圳购物中心近几年来也有长足的进步,以前会注重商品是否能卖得出去,现在反而会提倡给消费者更多的独特购买体验,这是M A L L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而且,MA L L之间总会存在着竞争,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定位、提供独树一帜的体验与服务,这是所有SH O P P IN GM A LL要思考的命题。”
焦点探讨
1
同质化是不是深圳零售业的梦魇?
深圳很多业内人士曾经表示,同质化是国内商业界挥之不去的难题。既然深圳能够创造出世界闻名的深圳速度,那为什么不能在创新方面走在别人的前头?在困难的背后可能有更多的无奈。一大型超市市场部经理曾向记者投诉,花费团队两三个星期苦思冥想策划出来的营销方案一出台,过了三天,对手已经在使用了,而且更具针对性与杀伤力。据记者观察,在超市百货业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秘密可言。今天你推出会员卡,明天它就会发行V IP卡、白金卡;上午才进行消毒用品展宣传,下午旁边的超市已经出现防霉展、防潮展等一类的近亲促销,有市民感叹,不看LO G O只看每周促销单张,基本辨认不出哪个是哪个,实在长得太像了。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周末买送活动,有一段时期各商家的促销策划似乎都出自一个人的手笔。买多少送多少电子现金券的口号比歌曲《北京欢迎你》还要烂大街。有人认为,深圳的学习能力是世界一流的,殊不知道,模仿的近义词是抄袭、山寨。
商业界满肚子的委屈,创新除了会给别的商家模仿抄袭顺手拈来外,更多的担心来自创新所带来的失败风险。有业界人士表示,深圳零售业竞争激烈,一次犯错所带来的教训成本是很高的。所以业内很多人都喜欢等待对手出招,别人如果做成功了就立刻去模仿去改良,但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成为被模仿者被超越者。与境外的商业机构相比,深圳的零售业缺乏一些激励机制与奖励弹性,要创新还是要稳定,更多人会选择明哲保身的后者。
说到同质化,有必要将其细化分开讨论。现在消费市场,大家主要对商品同质、营销手段同质、商场功能同质颇有微词。对于前者,不少超市卖场如今都在进行自我反省与调整,加快农超对接速度、扩大采购范围、培养自主品牌成为商家差异化经营的方式。对于营销手段同质,有商家已经摒弃低价促销这种惯用伎俩,转而将提供独特消费体验、培养顾客忠诚度作为新的商业目标。至于功能同质化方面,王俊标认为以目前的情形来看,超市百货卖场商城在某些部分有交集是不可避免的。但除了购物功能外,还要发展自身的独门秘技:“以S H O P P IN GM A LL作为例子,不能就将自己定位为购物中心那么狭窄,还要延伸开去。服装饮食店大量存在,这没关系,做减法就可以解决,重要的是你提供的其他设施如娱乐、休闲、服务有没有特色,能不能带给顾客不一样的消费感受。我认为,深圳的零售业个体要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而培养自己的商业个性,这才是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