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2008年华为联合贝恩资本直接收购3Com,属于对北美市场的“强攻”,那么,现在“吃一堑、长一智”的华为正在采取的方式可谓“迂回包抄”。无论如何,北美已经是华为全球版图中的最后一块阵地,进入北美已经是早晚的事。
华为如何占据北美“高地”?
业界认为借道摩托罗拉曲线大举进入北美的可能性较大
看到爱立信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从11%猛然提高到23%,不知道华为有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
2009年,当业界遍传华为最有可能收购申请破产保护的北电时,华为毫不含糊地否认了这个说法,最终反而是诺西和爱立信出手,经过激烈争夺,北电最终花落爱立信。
如今,有关华为可能收购摩托罗拉的传言再起,而且从各种迹象来看,这次的传言非常有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说,2008年华为联合贝恩资本直接收购3Com,属于对北美市场的“强攻”,那么,现在“吃一堑、长一智”的华为正在采取的方式可谓“迂回包抄”。无论如何,北美已经是华为全球版图中的最后一块阵地,进入北美已经是早晚的事。
北美,最后的阵地
如果根据目前华为在全球的市场布局画一张世界地图,不难看出,最后的一块空白市场,那就是北美了,或者更准确来说,是美国市场,因为在过去的1年,华为已经拿下了加拿大两家运营商的订单。
根据华为公布的2009年年报,已经与华为达成合作的全球前50大运营商已经从2008年的36家增加到了2009年底的45家。
这让美国市场对华为来说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因为华为尚未达成合作的运营商之中,美国市场就有4家,分别是Verizon无线、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Sprint和德国电信(T-Mobile)美国公司。
在过去5年中,华为的年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3%。北美是华为最后一个阵地,也是华为维持其高速增长的下一个堡垒。
与其他市场不同,北美市场相对封闭。长年以来,北美运营商的主要合作伙伴只有北电、朗讯、摩托罗拉等几家本土设备商,就连爱立信和诺西希望染指北美市场也一直不顺利。最终不得不采取并购本土设备商的方式“曲线”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