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对空调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受美元走软、出口萎缩等因素影响,目前空调企业已陷入成本不断提高而需求模糊不定的两难境地。
而且,终端消费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消费趋势来看,现在我国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正在由“成本机”向“需求机”转化。此前空调市场基本上处于消费者购买第一台空调的普及期,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基本停留在价格上。从现在开始,市场正进入消费者购买第二台空调的更换期,这时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更为苛刻,那些真正为用户提供超值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会成为消费者的最爱。当大部分空调企业沉溺于价格竞争时,海尔已经开发出更具有技术优势的无氟变频空调,代表了国内空调企业的技术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空调舒适、高效、低碳的需求。
但是,当前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从短缺时代的思维中清醒过来,依然在沿用“卖库存”的运营模式,不管今年市场真正需求量是多少,先把空调产品制造出来存到仓库里,原材料成本的走高和需求的不确定会引发企业将所有经营行为聚焦到流动性上,这特别容易导致行业出现恐慌性抛盘,因此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高成本造空调、超低价格卖空调的奇怪现象,原先空调企业与经销商的利益共同体将开始松动,整个产业链条陷入高风险之中。
对空调企业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转变运营思路与运营模式,不再是企业有什么就卖什么,而是顾客要什么企业就供什么。目前海尔已经开始这样运作,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零售商结成产业联盟,通过收集、整合、挖掘用户的准确需求,激活研发、采购、制造、流通等整个体系,让整条供应链随“需”而变,在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条无障碍、高质量满足需求的超导供需链,实现了旺季不缺货、淡季不压货,彻底摆脱了库存和断货的困扰。
笔者认为,真正决定空调企业竞争力的不是规模,而是运营模式,如果企业没有先进运营模式支撑,而是“靠天吃饭”,那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外界环境的巨变掀翻。因而,企业的运营模式必须改变,应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随时调整产品供应量,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形态能够满足“即需即供”的需求,不至于当市场萎缩时被库存“撑死”,当市场暴增时被“饿死”,这是今年对空调企业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