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月27日讯 争议8年之久的解百纳商标权,近期进入终审程序。两至三个月后,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有望尘埃落定。
2009年,张裕历经波折,获得国家商标评定委员会裁定,将解百纳商标收归囊中。但长城、王朝等企业表示反对,并联合提起诉讼。12月底,北京市一中院以“应当审查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判决撤销商评委关于解百纳属于张裕的裁定书,要求商评委重新裁定。1月中旬,原告长城、王朝等向高院提出上诉,进一步要求商评委在60日内就解百纳商标争议重新作出裁定。案件将择日再审。
张裕法律顾问黄义彪对网易财经表示,尽管存在争议,解百纳商标权现在仍属于张裕。因为一审中有大量新证据出现,所以法院要求商评委重新裁定。此前有报道称张裕解百纳商标被撤销,黄义彪表示系误读。“如果张裕的商标被撤消了,对方企业怎么可能对判决不满,进行上诉?”黄义彪称,“下一步如果高院觉得商标认定不对,也只能要求商评委重新裁定。因为法院不能直接决定商标的注册和撤销。”
这意味着事情将有两个发展方向:其一,高院驳回原告起诉,解百纳归张裕;其二,裁定注册不当,商评委再以争议双方提出的新证据,决定商标所属权。期间,张裕仍拥有解百纳商标权。
黄义彪表示,二审一般时间不会拖延很长,两三个月后预计出结果,“张裕方面提供的新证据包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解百纳的注册公告;五六十年代的生产记录,证明解百纳自1936年申请起,生产从未中断过。”对于商评委可能进行的重新裁定,张裕方面也在准备着新证据。
所谓解百纳之争的主要分歧在于,解百纳是葡萄酒的品牌名称,还是葡萄原料品种名称。中粮酒业、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酒、烟台威龙葡萄酒、中粮长城葡萄酒认为,解百纳是通用名称。张裕则坚持,解百纳是自己上世纪30年代就创立的葡萄酒品牌。
解百纳商标争夺战如此“旷日持久”,源于其后牵扯的巨大利益。解百纳产品,占中国葡萄酒总量的1/5,2007年市场规模就已经超过30亿元。
针对解百纳商标权争议是否有和解可能,黄义彪表示,张裕一直欢迎与其他企业协商解决问题,但前提是商标归属权明确。黄义彪说:“其他企业在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生产能力条件下,可以与张裕协商,有偿或无偿地使用解百纳商标,毕竟同行对抗不是目的。”
http://www.hlyuan.com/jiameng.asp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