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企反对“两步走”改革
《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是在2009年12月9日“部分制盐企业应对企业体制改革座谈会”上签署的。
此次会议较为仓促。中盐协会湘鄂赣制盐企业分会在2009年12月7日向全国多家制盐企业负责人发出邀请函。
函中表示“近来,盐业体制改革已日趋明朗,为切实应对好盐业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保护好大型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利益”,商定于2009年12月9日在南昌市召开部分制盐企业应对企业体制改革座谈会。该座谈会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中盐协会领导亲临会议指导”。
根据早报记者掌握的“部分制盐企业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座谈会人员名单”中,参会人员原定为中盐协会秘书长宋占京和30家制盐企业负责人。
在2009年12月9日会议开始时,实到28家企业负责人,有两家企业未到。据出席会议的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会议开始时,中盐江西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中国盐业总公司研究策划部部长王开文在会上拿出一份建议书的讨论稿,表示“在盐业体制改革的时候,我们有需要思考的东西,是不是在会议上一一讨论,然后把想法报上去”。
在讨论稿中写道,“我们深受鼓舞,期盼着盐业的改革,这既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方向,也有利于我们制盐企业走向市场,成为真正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和忧虑,想反映一下我们的呼声和建议:建议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特许经营;第二步,完全市场化。”
“第一步,对现有食盐专营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三年特许经营,由食盐定点生产和盐业公司共同经营食盐,取消计划,打破区域限制,取消国家定价或者实行国家指导价,这样做,有利于全国100余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培育生产企业自身的食盐品牌,不断提高食盐分装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也是一个扶持和保护,也有利于食盐市场安全、有序、稳定供应,有相对明确的责任主体。”
讨论稿中表示,“如果改革一步到位,立即取消食盐定点和批发许可证,全国一千余家生产企业和取得简单经营资质的经销商都经销食盐,那将对市场的碘盐供应和食盐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食盐市场无疑会出现极度混乱的局面,碘盐覆盖率将会大幅下降,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将会付之东流。”
这份初稿并没有得到通过。上述这位制盐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份初稿并不是他们制盐企业要表达的,他们不同意盐业体制改革分“两步走”。许多企业负责人都是临时来开会,急急忙忙地表示下午要走。于是有人建议先让企业签名,再由会务组去整理建议上报。但是在座很多企业认为不好,认为建议内容应该由大家一致通过,“否则签名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说明来了会议。”
建议:改革食盐专营体制
在制盐企业的参与下,企业达成一个意见稿,名为《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在建议稿中,措辞变得很清晰,具体内容为:
“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盐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我们十省二十八家大中型制盐企业,深受鼓舞,完全支持拥护改革。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也有利于我们制盐企业走向市场,成为真正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想反映一点建议:
建议对现有食盐专营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定点生产、特许经营。
食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食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从源头上控制食盐产品的质量,意义重大。所以,在食盐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该继续坚持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制度,并参考先进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提高食盐生产准入门槛。这样有利于保证食盐质量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食盐市场的稳定供应,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