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任职吉事多至今,已有九年工龄的周先生,历经普通员工下车间的艰苦岁月,到如今管理北方市场的销售经理,听说坊间流传破产一说时,表示“很气愤,很想找出源头,快点制止”。
梁纬雯表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原材料劳动力等经营成本上涨,公司从去年开始进行调整,调整内外销的比例,缩编人员。“我们砍掉了一些不赚钱的出口单子。国内销售从1月份到7月份,同期增长15%。”戴其武说。
在梁纬雯的眼中,通过调整公司战略,降低公司经营成本,使公司更好获利,是对公司负责,对公司所有的员工负责。
化“危”为“机”
记者致电同行业品牌,大部分表示未听说吉事多破产一说。有企业人士表示,在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下,部分企业开始从外销转向内销。在大环境影响下,企业受到市场的冲击是正常的。但是吉事多作为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这并没有那么可怕,不一定是坏事。”维可陶卫浴营销总经理张建茂表示。在他的眼中看来,经历此次事件,吉事多成为行业的焦点,巧妙应对此次公关危机,能够化“危”为“机”。
今年以来,东航遭遇“返航门”、玖龙纸业被指“血汗工厂”、家乐福遭遇爱国群众“抵制”……危机公关一浪接一浪,事件在Web2.0时代的网络世界越演越烈,有企业巧妙化“危机”为“契机”,也有从此走入低谷。
此次吉事多事件中,传言刚开始只是在网站或论坛某版块中出现,企业及时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使舆论不至于从事件本身转移到整个企业上,避免了论坛的添油加醋,化被动为主动。
曾参与欧典地板的危急公关研究的资深营销专家李天先生表示,危机公关如处理不好,企业会难以翻身。公关危机的处理,应该注意从源头上进行处理。此次吉事多事件中,应注意内外的调整应对,注意不良信息的蔓延,才能化危为机。
企业应建立公关备案
鱼池虽大,鱼儿也多。每个品牌在市场上占据的市场份额来之不易,品牌在业界的知名度需用心经营。美标、科勒等品牌成长为行业高端品牌,历经百年。去年TOTO的“问题马桶”事件,尽管危机重重,闹得沸沸扬扬,也无碍如今的经营发展。
正如梁纬雯把吉事多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草创期、成长期、焦灼期、突破期、发展期一样,行业人士总结企业的成长过程,表示品牌往往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极少有直线型的上升。一般都是在一段时间里发展很快,然后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之后又加快发展。整个过程呈现曲线型的波动。据梁纬雯介绍,2004年后,吉事多的发展步入了焦灼期,主要体现在企业成长速度放缓,企业的各个方面都遭遇瓶颈。如今快速发展过程中遭遇市场“降温”,快速发展尤为艰难。
危机公关事件通常能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凸显企业的危机处理实力。在市场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市场争夺中尤为重要。据李天先生介绍,以美国为例,1500家大企业,大概60%的企业建有危机公关备案和危机公关专家顾问队伍,及时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公关。而在中国,建有公关备案的企业相对较少。
或许,此次吉事多事件,会给中国企业敲醒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