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业:不一样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育高峰 竞争态势 发展前景
过去十年,童装企业都在自己与自己作战,只要能赢了自己,就会最终赢得市场,赢得发展空间。在未来十年中,品牌将逐步开始走出这个现状,迎来新的“战事”,品牌竞争时代就要到来。
生育高峰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第四个生育高峰来临,这个高峰时段会持续10~15年。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0~14岁的儿童人数为2.5亿人,2008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达到552亿元,分析师预计,到2013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可以达到920亿元,2008~2013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CARG)10.8%的增长速度。
随着家庭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城市居民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中国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美观的时尚型,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童装需求趋向潮流化、品牌化。中国童装消费均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童装成了服装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随着中国将进人第四次生育高峰期,中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童装市场也将成为服装业的竞争焦点和新的蓝海。
竞争态势
面对生育高峰,童装行业将经历另一轮的童装热。前一个童装热发生在五年前,那时因为童装的门槛低,大批童装品牌涌进市场;如今那时进入市场并且留下来的品牌并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巴拉正是那时开始进入童装市场的。
童装这十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从原来童装大批生存在批发市场的过去,到十年后品牌童装无论从形象、渠道、管理和企业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童装已经走出了无序竞争状态。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经历了一次童装热潮。面对这一次的童装热,更多涌入的是成人装品牌。海尔进入童装产业,安踏进入童装产业,361度进入童装产业,北京天彩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收购昱璐等等,这是一次成人装品牌扎堆进军童装产业的时期。童装产业会因此而发生什么变化?很多童装品牌都在关注这一发展态势。
巴拉巴拉正是成人装休闲品牌的拥有者森马集团投资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的总经理徐波在谈到成人装进入童装的优势时说:“成人装对渠道和客户的认识较早,由于曾经的几十亿、上百亿的销售规模让他们整体运作品牌的能力较强,企业的成熟度和对核心业务模式的运作和理解上与童装企业相比有较大优势,在团队资源、上下游供应链资源等方面要强于童装,并且在产品开发上也有着很多经验可以利用,成人装在面料、款式上等方面要比童装更成熟。”
对于成人装品牌进入童装业的问题,记者还采访了很多一直在童装行业经营的童装品牌的掌门人,他们更多强调的是品牌自身的努力和成长。
安奈尔董事长曹璋这样说:“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销售数据显示,每个品牌都在吃自己的‘市场蛋糕’。对于我们来说,关键不是别人会怎样,而是我们自己要成长的问题。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是将自己做强、做大,在内部管理、信息管理、人才储备等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驾驭能力,让自己更强壮,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红黄蓝的董事长叶显东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愿,他说:“很多其他产业的品牌进入童装行业,目的是为了想将自己做大,在这种心态下,有些品牌产品有延伸能力,有能力做好,有些只是增加个新项目,是否做得好还没有定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把握好自己的成长就可以了。我们也曾经进行过其他行业的投资,如今经过思考,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将主业经营好,我们在童装行业这么长时间,对市场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不会把别人的进入看得太重。我们能够生存发展,肯定就有自己的特长,我们会投入更多精力在了解市场需求上,加强自己的竞争力,才有生存的空间。”深谙童装市场的商场人士对这个热点有着不同见解。
上海淮海青少年用品公司的总经理邵克勤说:“成人装向童装延伸,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团队是关键,核心团队是否稳定,核心团队在外延的过程中是否脱节,这些是决定品牌成功与否的关键。做成人装和做童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运动装和休闲装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产品开发、物流和信息流、资金流都很成熟,如果能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对现有的童装品牌而言是一种威胁,现在的童装品牌企业的核心技术并不高深,与成人装比起来内涵不行。”
过去十年,童装行业是有竞争,但这种竞争并没有到品牌互相挤压对方市场的程度,更多的是品牌在相对庞大的市场下,自己与自己作战,只有不断战胜自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未来五年内这个状态可能仍将持续,在成人装领域内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童装行业却这边风景独好,这正是新一轮童装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