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多数“无功无过”
“对一些‘山寨’护肤品我很了解,大的问题不会有,主要还是成分缺失,这类护肤品 ‘无功无过’。”研发美容护肤产品多年的专业人士 王伟 (化名)表示。
王伟称,目前市面上的 “山寨”化妆品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成分的缺失,二是存在违禁添加现象。违禁添加的多是功效性产品,如美白、祛痘等产品。“消费者需要效果,他们往往就会添加一些违禁品。”
据王伟介绍,目前广州聚集了全国化妆品厂家和品牌的2/3。“有些产品曾经是出过事的,但过几年后再次在市面上销售。毕竟化妆品牌子太多了,消费者很难注意到它以前是否出过问题。”
广州晖琳美容保健品公司总经理郑光耀向《每日经济新闻》坦言:“如果严格按照包装上所写的成分生产,那么就绝不止现在市面上的价格。”
“目前大部分‘山寨’化妆品的价格都偏低,很多成分都是一些较为便宜的原料。”郑光耀说,“比如现在炒得很火的胶原蛋白,其实很多都是用甘油代替。但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用的到底是胶原蛋白还是甘油,因为两者都会有相似的效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二三十元钱的洗面奶,生产成本大多在每公斤3~5元。”该人士拥有自己的化妆品公司,他透露公司的洗面奶均是论公斤卖,每公斤50元就算比较好的了;包装后100克一瓶,每瓶5元。“算起来包装比涂脸的还贵。”他表示,现在市面上充斥着每公斤3~5元的产品,成分可疑。
该人士介绍,现在化妆品行业高达80%的产品以OEM/ODM为主。“大部分的生产厂家都有一定的规模。不过在卫生方面却参差不齐,有些容器甚至不会消毒。”
大量利润被广告和渠道吞噬
据介绍,目前整个化妆品行业处于微利水平,渠道与广告占据了大部分的利润,许多产品的广告甚至占到全部利润的50%以上。对于那些小品牌而言,想吸引经销商只能采取低价策略,而零售价却往往可以达到进价的3倍以上。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举例,该公司一款标价96元的产品,经销商拿货按五折算48元。同时经销商并不会按照公司所标的96元卖给顾客,而是卖150元。“我们在全国有500多家经销商,但统计发现只有3家是按我们的标价在卖。”
他表示,欧莱雅等大品牌按6.5折的价格进货,卖价都是统一的,经销商即使薄利都愿意卖欧莱雅的产品,就是因为看中了品牌的名气。但如果不是名牌产品,需要厂家给经销商更多的利润,经销商才会代理。
这无疑导致小品牌厂家要不断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其他成本无法降低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偷工减料”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像这样的“山寨”化妆品,对消费者来说,的确也只能是一个“无功无过”的日用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