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的风光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销售方、物流方、回收方、拆解方,以及更下游的拆解方。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前,由于利益和渠道的缺失,我国正规操作的电子垃圾回收几乎是空白。如今,在9省市先行启动“以旧换新”试点的形势下,各方利益第一次都得到了照顾。虽然政策尚有待完善,但已经可以看到的利好趋势是,整个产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家电“以旧换新”实施两个月来,全国9个试点省市回收的废旧电器超过100万台。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也第一次被推向了产业的高度。
旧家电回收 “黄牛党”发现商机
9月24日清晨,北京潘家园跳蚤市场,由于是周四的“免费交易日”,来逛的人比周末还要多。
快到“十一”了,彩电成了这里的热门交易品。很多人来这里,只为寻找一台便宜彩电。
一位逛市场的老人告诉记者,媒体上整天都在说家电“以旧换新”的好处,他想给儿子买台新电视,但他家的电视买了还不到两年,参加“以旧换新”不划算,因此先来买台旧的,再享受换购的优惠。
按照跳蚤市场的“行价”,21英寸的彩电150元,29英寸的200元。
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以旧换新政策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倒卖旧家电的“黄牛”。
记者调查发现,“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后,不少人干起了倒卖旧家电的生意。这些“黄牛”以超低的价格收来废旧彩电,再以100多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而消费者再拿买来的废品,通过“以旧换新”获得400元的补贴。对于“黄牛”来说,他们卖给消费者的“废品”,实际收购价要低很多,最高不过几十元,能让他们赚取暴利。
让“黄牛”在补贴环节中获利,这显然违背政府的初衷。知情人士说,“黄牛”要么是以低廉价格收购旧家电,从回收企业那里取得换购新家电所需凭证,然后再将凭证加价出售给消费者;要么是直接用凭证去“以旧换新”销售点采购新家电,然后将新家电出售获取差价。
北京一家电卖场的负责人透露,有人甚至为此成立了公司,前往一些三、四级市场,低价收购废弃资源,然后以上述方式兜售需要旧品的消费者,赚取差价。
对此,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服务交易处处长唐永宏表示,“黄牛”有可能会出现,但政府部门有监控机制,比如换购人的身份信息等,交售旧家电与购买新家电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必须一致,如果此身份信息连续多次出现,政府部门会对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