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标准国际化的又一次胜利
据透露,此次会上,我国代表积极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总体思路和技术内容采纳了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的“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核心内容。
这包括:三段式体系结构、接口特性、安全性、电磁兼容、可靠性、节能环保性、电压、电流规定、电源适配器适用于除了手机以外的小功率家用电气设备的情况、线缆既要考虑充电/供电又要考虑数据传输等,并且将我国的YD/T 1591标准作为技术性附录写进了建议书,使我国制定的标准正式成为国际标准,这也是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方面的又一重要贡献。
事实上,我国率先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后,在减少资源消耗、减少能耗、保护环境、方便使用等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进步作用,也正是因此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部分洋品牌的阻挠彻底失利
当年,新浪科技曾直击了我国推广实施该标准的艰难,整个过程仍历历在目。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对用户是百利而无一害,其实施后的好处是,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使用随手机附带的充电连接线缆,甚至可以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接口充电,不仅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消费成本,而且有利环保。
从2006年制定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开始,整个过程从来就没有隐瞒过任何一家手机厂商,从标准开始酝酿时就邀请洋品牌厂商参与。但在标准起草阶段,部分洋品牌厂商表现得非常不积极,甚至质疑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部分洋品牌厂商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质疑。而质疑的理由也很“巧妙”,坚称“制定该标准的时间表不合适,短期内难以实施。”对这些不同声音,主管部门未予理睬。
其后在标准草案出台后,上述几家洋品牌厂商又对标准的技术问题提出质疑,对此,负责标准起草的原信产部相关机构一一解释清楚。最后,标准顺利通过各方评估,由原信产部正式颁布。
我国销售手机已全部采用该标准
当年,在具体实施中,少量洋品牌也迟迟不真正实施,其理由是,因为存在手机安全问题。表示要事先多试验,再推广。
不过,这种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情很难阻挡。据悉,在我国该项标准的引领下,2009年初全球移动通信联盟GSMA发表声明要统一手机充电接口;紧接着OMTP(开放移动终端平台)、IEC也启动了手机充电器通用接口标准计划;欧盟也发布实施手机充电通用接口指令计划;美国CTIA也宣布制定手机充电接口通用标准,这些举措都采用了我国标准的创新成果。
知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已经全部采用了该项标准,达约6000种手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