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享誉整个亚洲的休闲服品牌,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省和新加坡及中东。公司在全球经营着5000家连锁店,其中中国2000多家,公司现在是休闲服市场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一家发展态势如此良好的公司怎么镁市场帐本市场崭露头角?
反观另外两家势头不比班尼路的香港休闲服饰公司佐丹奴和佑威早就在香港股市上大展拳脚。一个走向全球的国际型公司,能不能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继续扩张?班尼路是否已经有这方面的意向呢?
班尼路仍然不能独当一面
香港上市公司德永佳集团成为班尼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已经有10年时间了,从其今年3月公告的年报上,可以看到,截至2006年3月31日,香港得永佳集团之总营业额上升6%至港币7,749百万元。公司股本持有者应占溢利净额为港币480百万元,较去年增长4%。
再进一步观察其业务的主要增长来源,旗下的纺织业务、零售及分销业务,制衣业务等均有提升,当中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业务,此业务之销售额达港币3,444百万元,上升9%,占集团总营业额44%。财务报表里,零售业务还在亏损,但亏损其实是因为上年店铺扩展迅速带来庞大的支出。同时在其年报中,还表明内地仍为零售业务发展之重心,集团在超过260个城市设有店铺。
从德永佳集团的年报,可以观察到,班尼路公司已然在集团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996年,香港上市公司德永佳集团斥资收购班尼路及其商标(拥有班尼路集团公司54%的股份),开始进军服装零售分销业务。收购以后,班尼路以全新形象在内地、香港、台湾等地推出,Baleno的商标在大中城市迅速生根。
从1999年开始,德永佳又在内地投资制衣业务,从而在国内布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格局:针织布棉纱产销及整染至制衣到成衣分销零售。目前,德永佳生产的针织布有13%是出售给集团的联营制衣业务,联营制衣业务有80%的布料由针织布业务供应,而零售业务即班尼路集团公司销售额的约40%的成衣由德永佳联营制衣业务供应。格局中三块业务互为支援。而这个格局的中心环节就是班尼路的分销和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