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专题]焦点新闻

与“虎”谋皮-三叩中国皮装业


[  中国时尚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9/9/25  ]     ★★★

  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皮革展已经落下帷幕。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届展会吸引了包括美国、澳洲、巴西、意大利、土耳其、法国、德国和印度等众多国际展团。同时,以往没有参展的国家和地区,如哥伦比亚、荷兰等国今年也首次组团参展。

  国外展团强大的“中国攻势”,再次释放出一个信号:面对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中国市场,世界上任何一种产业都将不会放过前来“抢滩”的机会。

  眼见海外皮装的“渗透”,中国皮装业是否做好了准备?海外皮装涉水中国市场,到底带来了何种影响?按照中国皮装业的发展现状,它又能否足以产生抗体与之较量?

  1叩

  我们到底差在哪里

  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皮革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在依靠民间力量孕育并壮大的产业集群身后,我们看到的是其极具发展潜力的广阔市场。这种“诱惑”对国外同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目前,我国虽是皮革产品包括皮衣、箱包等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像土耳其、意大利等制革强国,已经在中国皮革市场盘踞已久,他们以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质量抢占了中国大部分中高端产品市场;而诸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后起之秀,也以低廉的价位优势在中国市场占得了一席之地。他们频繁地在中国参加各种皮革展会,借此增加对中国皮革市场的了解度,以寻求进一步发展机会。

  对于海外皮装来中国掘金,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有法表现乐观,他说:“现在,国外皮装纯粹单品进入中国的现象还比较少,大多是以品牌系列的形式进入中国。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对我们皮革产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国外皮装的品牌、品质对中国企业带来的是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在海宁丹巴拉皮草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封海明看来,国外皮装在中国寻发展,对于中国皮装市场的冲击“有一点,但并不大”。因为中国追求的是一种传统的市场和消费模式,而国外皮装大都还是走的高端甚至奢侈路线,这种路线现阶段在中国市场还无法大面积推开。

  对此,海宁乐清皮革商会会长蒋益喜也表示赞同:“他们来中国,份额只能占很小一块。用金字塔做比喻,国外是塔尖。但关键的是,大量的消费还是在塔尖以下,中国的中低端消费量比较大,高端消费这块还是比较少。”

  企业家们积极乐观的判断显然可以说明国外皮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暂时看轻他们在中国的发展?

  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对于整个中国皮革行业来讲,现在企业还是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很少。而对于有着“中国皮革之都”之称的海宁而言,其皮衣品牌相比国际仍然比较弱,其皮衣的附加值还未真正体现出来。

  对此,任有法也坦诚地表示:“我们与国外皮装同行相比,质量差距不大,制革差距也不大,我们现在制革都是用跟他们同样的辅料,真正的差距还是在于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国际大牌都在海宁做过加工。

  “由海宁生产的皮衣挂上国外的品牌,单价就能飙升到1万多元,而我们自己的才能卖两三千元。其实二者的工艺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这就是品牌附加值的含金量。”任有法说道。

  事实上,现在留给中国皮衣市场的发展时机也已经比较紧迫了。

  虽然国外品牌把握的高端市场消费量目前还不够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老百姓钱包的日益丰盈,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已经渐成趋势;同时,国外一些低端低价皮衣也在渗透中国市场,这对“金字塔底”的消费构成威胁。

  幸运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加明表示,目前中国之所以没有能叫得响的品牌,就在于中国品牌的文化底蕴不够。

  他说:“国内人做生意已经养成了只求快速赚钱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对于创造品牌是不利的。品牌是一个慢慢成长的成果,我们企图往往用3年的时间去拼人家30年才能做出来的成果,这怎么可能呢?我希望把品牌当成一个孩子来孕育,在这个过程逐渐积淀它的文化底蕴。产品有了品牌才会有附加值。”

  除了品牌以外,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祥还有一点小“担忧”。在他看来,国内的原材料开发是一个瓶颈,而国外皮衣在原材料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国内企业应该尽量缩小这种差异,比如原材料采购上,要跟国外好的原料供应商进行交流,把原材料开发提升上去。”

  不过,对于朱伟祥的这种担忧,一些企业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当今已经进入了科技信息化时代,国外有新的原材料研发出来,国内也会很快进行研发。而海宁周边的制革厂比较多,他们也都在注重研发。对于海宁的皮革企业来说,购买原材料和辅料都很容易。

  2叩

  我们该从何做起

  中国服装产业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皮革产业来说,同样如此。

  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企业各有各的生存技巧。

  在推动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海宁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样板。而这个成功样板的背后,无疑离不开专业市场搭建的重要平台。

  海宁中国皮革城自1994年建成开业以来,就与皮革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皮革城第三期工程———“中国皮革品牌风尚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任有法介绍,三期工程风尚中心一共要建72栋楼,面向全国引进72个品牌,每个品牌一栋楼。

  “我们的条件是:不需要大财主来买栋房子等它增值,等着别人来用他的房子;我们要的是有思路和想法的人,钱不多但有好的思路和想法的我们也欢迎,所以我更欢迎设计师进来。”在任有法看来,中国皮装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走品牌化和时尚化的道路,“没有设计人才一切都是空的。”

  对于皮革业的专业龙头市场而言,海宁中国皮革城一直在求新求变,期望为海宁甚至中国皮革业发展做出成绩。然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他们又如何寻求突破?

  至今,封海明当年所创造的“丹巴拉”模式都被业内人所津津乐道——

  2002年,封海明创建了“丹巴拉”,当时这个皮装小企业承担了从原辅料采购、开发设计到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的“一条龙”式的工作。这让当时的封海明不堪重负。

  后来,封海明剥离了生产加工的业务,集中精力做他最擅长的产品开发和营销。他选择一些信用好、质量佳、交货及时的生产企业,把开发出的产品发到对方工厂去做,每家工厂只负责一两个款。

  封海明说,每家只做自己擅长的,这样就容易把产品做精致。

  刚开始,封海明的这种做法还受到一些同行的“质疑”,但是如今的他,已经用成绩有效地化解了昔日的质疑。

  “生产的有效分离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期间,我们从5年前纯粹的一种产品资源整合,过渡到现在既做产品资源整合,也做人力资源整合。因为我必须要把优秀的人才往公司里吸引,才能强化企业的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

  在封海明看来,现在的皮装企业必须要脱离纯粹的综合性工厂的模式。

  他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进行市场细分。对于企业而言,也必须学会细分,该分离的部分必须分离。这样,一部分企业从事设计,一部分从事生产,一部分从事营销,把每个企业的特长都充分发挥出来,海宁甚至中国皮装业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而韩加明的“凯宾科特”则选择了当前颇为时尚的方式——网络销售。

  据韩加明介绍,“凯宾科特”在今年3月份开始上线策划运作,9月份将进行全线招商。

  “凯宾科特”在运营中采取的是分站加盟的模式,以很快的速度将“店”开到其目标城市,运营成本却比传统渠道低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凯宾科特”只做线上销售,线下仅仅是进行推广和体验。

  韩加明还告诉记者,为了降低线上运营的风险,“凯宾科特”会采取一系列手段来保证其诚信体系,比如在保险公司设立一个保险金等。

  “我认为将来的信息是扁平化的,市场也是一样。如果现在中国的传统行业还局限于传统渠道,那它将来可能会失败。如今,采购、供应、销售都能在电脑上进行一体化地操作,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渠道充分利用起来呢?”韩加明说道。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前8月福州鞋出口非洲6千万美元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童装热中透寒意,人才短缺成扩张瓶...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