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酒量”大
多年来,保健酒在零散的区域“小打小闹”,一直未见长进。据长期关注酒业的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娄向鹏分析,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厂商并没有用系统的推广来塑造保健酒品牌;另一方面,保健品市场还不够成熟,还是局限在以中老年保健礼品为主的狭小领域。
去年10月28日,在签署一份和五粮液长达3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时,史玉柱曾表示黄金酒要依靠当年春节市场取得10亿元的销售额,但今年7月对外公布的实际销售额仅为7亿元。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分析,黄金酒走礼品营销的路线,但酒消费文化在各地差异较大,礼品酒在酒业结构里的份额小。仅凭史玉柱,想要把酒业结构颠倒难度很大。
但白金酒却坚持跟进了黄金酒的礼品路线。陈宁认为,将保健酒定位在礼品是正确的,如果黄金酒不定位在礼品,可能还卖不到7个亿。在他看来,相比于从前的零散品牌,3个月做到7个亿无疑是成功的。
而业内人士还对黄金酒公布的销售额7亿元的数据存疑。娄向鹏表示,“首先,这个数据是五粮液自己公布的数据,无法验证;其次,这个数据并不一定是实际售出的销售额,可能一大部分还在经销商手里。”甚至有人爆料,许多经销商完成的黄金酒实际销量仅为库存的10%左右,如此算来,黄金酒的实际销售额只是7000万元左右。然而,这种算法得到黄金酒销售方的坚决否认。
在五粮液黄金酒打出“礼品”牌之后,茅台白金酒同样以“礼品”牌切入,希望能借助即将到来的建国60年大庆、中秋和春节旺季在节庆市场分一杯羹。然而,白金酒的负责人虽然向茅台集团立下了“打下全国市场”的决心,却并不敢对未来半年的销售额放出豪言。陈宁说,在后面的几个月,我们继河南市场之后,会逐渐在山东、江苏等几个省铺开,“我们可能达不到他们(黄金酒)那个量,今年估计就2-3亿吧。”
是“送”,还是“喝”
娄向鹏认为,黄金酒、白金酒都是以礼品作为切入点,这是在专攻某一个比较成熟的细分市场,有其可操作性。而从今年初开始,市场就传出五粮液黄金酒销售不畅的信息,度过了春节市场旺季后,大打礼品牌的黄金酒如何保持销售量的持续成了一个难题。业内人士认为,黄金酒解决了节日“送”的问题,但并未解决平时“喝”的问题,无法实现持续的销售。
刘国强对记者解释了这一现象,“酒类产品特别是白酒的消费本身就有季节性,在天凉的时候消费比较旺一些,而在天热的时候比较淡一些,保健酒也是这样。我们也在引导保健酒的日常消费。”
他还对记者表示,尽管从礼品过渡到餐桌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消费的‘礼品’市场仍然是我们现在主攻的细分市场。黄金酒作为礼品来讲,一般是子女购买来送给长辈,购买人群(年轻人)有着较强的购买能力,同时消费人群(老年人)的消费力也很稳健,所以目前我们会坚守黄金酒的‘礼品’市场定位。”
而白金酒则似乎并不甘于“中老年”市场,陈宁向记者明确表示,未来白金酒最终将走向日常自购市场,由“礼品”走向“餐桌”。他还以劲酒为例给记者解释摆脱“礼品性”可能带来的巨大市场。作为一个完全摆脱了“中老年”、“养生保健”、“礼品”等字眼桎梏的保健酒品牌,劲酒2008年的销售额已超过20亿,成为保健酒业的老大。
“我们两套方案同时在执行,一方面是过节送礼升级,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从日常保健角度来加强认知和消费。节日我们解决‘送’的问题,过了春节我们就解决‘喝’的问题。其实保健酒不仅仅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年轻人也可以喝,特别是现在处于高压职场上的白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保健品变成日常的调理品,变成餐桌上的消费品。”陈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