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重灾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面临招工难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大企业情况较好。
正展电子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像正展电子这样生产连接器的中小企业很多,但真正上规模的并不多,对工人吸引力并不明显。
小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一心想找个大厂,这样两三年的工作会较稳定,从而为未来发展积攒更多经验。“我跑了几天后发现,来招工的有许多都是小企业,订单不稳定,有订单就做,没有订单就解散。”小陈认为,尽管企业多,但真正成规模、效益好的企业不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小刘也在寻觅能让他安心的大企业。小刘表示,他对中小企业的稳定性和内部管理存在担忧,拖欠工资、克扣福利的事情时有发生,工作流动性较大。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深圳龙观人才市场看到,正为找一份好工作而发愁的青年农民工并不在少数。
对于珠三角中小企业所处的困境,深圳龙观人才市场副总刘红认为,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适当给予中小企业以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提升中小企业盈利空间,这样才能扩大中小企业的规模,为工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正展电子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表示,成本快速升高,中小企业利润不断缩小,未来不排除会迁往内地,以降低人工成本并获得当地政策优惠。
“内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加速,企业工资水平与珠三角相差不大,加之生活成本低,许多农民工愿意就近就业。”刘红表示,长三角薪资水平比珠三角高,加之福建等地快速发展,珠三角吸引力正在下降。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永福职业介绍所的莫老板认为:“现在物价高,生活费用高。工资低了,农民不愿意进城务工。而提高工资,很多企业认为还不如搬到内地去。珠三角实施产业转移政策,已有很多企业迁到内地去了,农民可以就近就业,自然不愿跑到工资没有优势的珠三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