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专题]焦点新闻

啤酒业十年三段论


[  南方网    更新时间:2009/9/5  ]     ★★★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

  2003年12月,纽卡斯尔不惜成本,以10.5元/股从重庆啤酒集团购得重啤5000万股国有法人股,后增至6500万股,占比17.46%,成为重啤第二大股东。在A股市场最牛的时候,重啤一度达到50多元的高价,苏纽拥有的这部分股权,也增值了5倍,达到了25亿多元人民币。

  看中重啤的大有人在。“当时,英博百威公司、SAB公司等都来谈过,百威出价甚至高达12元/股,嘉士伯来得最晚,最后都没谈成。”重啤的董秘邓炜对本报记者透露。

  “纽卡胜出在于,和重啤集团签订了排他性协议,不得再找第三方合作,只能以重啤为发展平台。”邓炜说,这也解释了为何其他啤酒巨头没能进入。当时,进入中国的外资啤酒企业,只有纽卡斯尔一家没有其他合作伙伴。

  挤走纽卡斯尔

  “莫又搞出个天府可乐事件出来!”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重庆的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收购后,品牌消失之鉴,这让重庆市国资委甚为心痛。重啤集团作为重庆轻纺控股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儿子,自然要求保留重啤品牌。国资部门的态度也为后来嘉士伯进入埋下伏笔。

  纽卡斯尔参股重啤后,并无太大建树。业内人士指出,纽卡斯尔借道进入中国,不过是多开了几家酒吧而已。竞得重啤股权后,纽卡斯尔在重庆成立了纽卡斯尔酒吧发展有限公司,转销重啤的系列产品,但也未走出西南。

  事实上,从纽卡斯尔入主重啤后派驻的董事身份就可以看出,其眼光更专注于重啤的财务投资。John Hunt 和Patric Dougan分别是纽卡斯尔的律师和注册会计师,或不精于啤酒业务。

  2008年,纽卡斯尔终于被嘉士伯和喜力组成的联合收购公司瓜分其业务。2008年3月31日,先后经欧盟委员会、纽卡股东大会批准,嘉士伯分得纽卡斯尔在俄罗斯、中国、法国、希腊和越南的业务。纽卡斯尔在重啤持有的17.46%的股权由嘉士伯接手,重啤二股东易帜。

  嘉士伯和喜力联手的出价由720便士/股升到800便士/股。“这一次收购重啤,同样是溢价收购。”邓炜说。

  “和以往在中国,靠直接出资控股或参股地方啤酒企业不同, 此番通过丹麦总部的资本运作,挤出重啤原有的二股东,成了嘉士伯拓展的新方式。换句话说,重啤还没有和嘉士伯的人接触过,就可能被换股东了。”上海证券饮料行业研究员郭昌盛总结。

  来自中投顾问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外资差不多已控制了中国过半的啤酒生产规模和超过80%的高端啤酒市场。中国啤酒的“肥肉”已瓜分完毕,要想获得新的市场份额,需要更高层次的国际并购,这标志着外资啤酒企业入侵进入第三阶段。

  业内人士称:“此举意味着外资啤酒的西部版图即将改写。嘉士伯一旦入股重啤,纽卡斯尔出局,华润的股东南非酿酒集团SAB继续盘踞四川,嘉士伯将在重庆、四川市场分得一杯羹,且顺势获得重啤在华东的市场份额。”

  嘉士伯确实给予重啤相当的重视。这个在中国有着大量工厂和零售渠道的啤酒巨头和纽卡斯尔不同,它不仅要把嘉士伯的文化融入重啤——在重啤的大竹新厂由嘉士伯的人来设计啤酒博物馆,安排员工去丹麦交流;更重要的是,派驻重啤的两名董事里,丹麦籍Jesper B.Madsen在嘉士伯任高级副总裁,王克勤成了嘉士伯在中国的最高长官,他本人已从事啤酒业务20余年。

  重啤设障

  嘉士伯进来后才发现,分拆纽卡斯尔业务,离真正掌握重啤,还差得很远。“现在还是按重啤自己的思路在做。”邓炜坦言。

  早在重啤引进纽卡斯尔之时,双方就签订了有附加条件的协议,未经重啤集团同意,纽卡斯尔所持重啤的股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超过25%。这被称为“反摊薄”国有股权公告。

  SAB找上门时,时任重啤集团董事长的华正兴就已指出:“当时它和很多家在谈,我们就没有选择它。我也注意到了SAB通吃的动向,中国企业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在合作中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由此引发的市场疑问是,嘉士伯有无增持重啤股权,乃至控股的可能?

  目前,重啤的股本结构为:重啤集团持股32.25%,是第一大股东;嘉士伯位居第二,持股17.46%,重庆市合川银源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银源商贸)排在第三位,持股2.13%;重庆钰鑫实业集团持股0.71%。余者为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所持。

  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银源商贸减持了100万股。嘉士伯只要在A股市场再收购到14.79%的股权,就可以和重啤集团拥有同样的相对控股地位。但邓炜表示,银源商贸只是因为总经理个人原因减持股份。

  至于持股靠前的钰鑫实业集团,经过调查得知,其早年是重庆的一个民营啤酒厂,现重啤集团参股其中。重啤集团的“山城”啤酒商标无偿提供给钰鑫实业,其生产的啤酒再由重啤包销。因此,作为重啤集团的合作伙伴,它“倒戈”嘉士伯的可能性极小。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重啤设置的‘纽卡斯尔持股25%’的底线,对嘉士伯同样适用。因为嘉士伯是接受纽卡斯尔在国内的资产,当然也包括附加条件。更何况,外资企业是不能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股权的。这次收购协议商务部批准后,嘉士伯的钱也是先打到国内招商银行,再进入重啤账户。如果嘉士伯非要用曲线途径购买股票,那是违规,外资一般是不会这样做。”邓炜解释。

  不仅嘉士伯难以获得重啤的控股权,早在AB进入青啤时,青啤也设置了高门槛,防止控制权旁落。

  “我们并不排斥外资进入,总体而言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我也相信,不管到哪一天,民族品牌不会落入国外巨头的手中。”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中国啤酒不能被外资一饮而尽。

  日本前首相曾根康弘曾说:“我的左脸是索尼,右脸是松下。”由此可见,保护民族经济和自主品牌,国外也如此。

  7年前,当AB公司购入27%青啤H股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的时候,青岛市国资委出于保持对青啤控股地位的考虑,引入了“表决权信托”制度:AB拥有的青啤超出20%的股权的表决权,将通过表决权信托的方式,授予青岛市国资办行使。

  根据此制度,当AB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青岛啤酒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时,将不能再收购更多的股份;同时还拿走了AB公司7%的投票表决权,这7%表决权属于青岛国资办。

  2008年11月19日,通过收购AB,英博获得AB所持有的青啤27%的股权。对此,商务部专门发布公告,决定附条件批准英博收购AB的交易,其中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得增加AB在青啤现有的持股比例。

  由此,2009年2月,新英博宣布,为了偿还收购AB公司产生的债务,将持有的青啤19.9%的股权再次转让给日本朝日啤酒,价格是6.665亿美元。

  为何放弃青啤?

  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秘书长吴建华认为,AB原先收购青啤股份是希望通过青啤拓展国内市场,同时青啤也希望借此打开国际市场。但原英博已在全国布局,所以无需借力青啤。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胡春霞则指出,新英博在中国的啤酒总产量已超过青啤,在实力略胜青啤的情况下,双方合作反成束缚。

  或许,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说的更清楚——根源在于AB控制不了青啤。收购AB后,同样强大的新英博和青啤谈不上整合,溢价转手才成了必然。

  
 

http://www.35176.com/shop/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意大利制鞋机械出口中国成绩优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铝业降价警示产能过剩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