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与宜家唱反调,特力屋内地逆势扩张


[  第一财经周刊    更新时间:2009/8/31  ]    ★★★

  台湾最大家居品牌特力屋,在内地的逆势扩张中选择了差异化的竞争方式。

  家居建材业还没跟上火热的楼市的脚步。从去年年底开始,百安居计划关店22家,好美家败走北京、家得宝人事动荡直到现在,一位上海的厨卫经销商还在感叹:“即便房价没有水分,买完房就装修的又有多少?”

  这让特力屋多少有点逆势扩张的样子。

  在北京东直门和上海的真光路即将有两家特力屋开张,营业面积分别为1000平方米、2300平方米—这家台湾最大的家居品牌今年新增7家门店,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杭州等城市的门店总数已达到16家。在2004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后,年销售额平均增长近20%。

  “今年第二季度我们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北京、成都地区的表现相当抢眼。”特力屋中国区总经理顾忆华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除了已关闭的大连店以外,其他门店均达到了该公司的预期。

  通常而言,在房屋基础设施之外的一些不可移动的装饰物被业内称作硬装,而余下那些可附加在建筑物表面或室内的装饰物和设备叫做软装。

  早在2005年,百安居的前总裁卫哲就试图把软装业务比例提高到50%。该公司为了遏制颓势,曾抛出命名为“T计划”的门店改造项目,其中重要的一块,就是大幅度提高软装比例。在去年底楼市疲软后,好美家、居然之家等也把更多的展示台留给了窗帘、布艺、床品等装饰品。软装成为家居建材行业里最后一块高地。

  宜家家居是更可怕的竞争对手,它目前也在扩张之中,甚至动作更大。7月29日,软装巨头宜家斥资7.9亿人民币在北京大兴区拿地,除出租部分,预计新卖场营业面积高达4.7万平方米。特力屋的几个主要阵地也是宜家重点扩张的市场。

  进中国11年,宜家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软装品牌,其简洁明快的北欧风格也培养了一批忠诚的粉丝。“宜家模式”几乎已成为连锁软装卖场的标准生存模式,其国内的效仿者伊力诺依也成为低潮中为数不多的扩张者。

  特力屋却没有采取同样的方式。它销售的自有品牌商品只占四成,其余商品均以“沃尔玛模式”营销,定价也普遍高于宜家品牌。“如果一家卖场不提供某种风格,就一定要提供很多选择,”《时尚家居》杂志的资深编辑陈春晓认为这算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家居产品不能打出‘天天平价’的旗号,毕竟有些消费者可以为一套心仪的茶具跑遍半个上海。”

  飞利浦家居灯具市场部经理张智峰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特力屋的销售在总量中占比并不大,却有很好的品牌展示作用。“它们业态比较特殊,精品百货里的家居店几乎都是设计师的自有品牌,我们进不去。而普通卖场或家具城,又和我们一些高端产品的形象不符。”据他称,飞利浦甚至会把一些新品摆入特力屋,来测试消费者的喜好度。目前,特力屋代理了超过100家知名品牌,分布在布艺、餐茶、小家电等16个品类中。除了少部分专柜外,进店品牌中85%以上都是特力屋直接经销。

  “把房子倒过来,往下掉的都卖”,特力屋在刻意营造一种商品类型丰富的形象,类似按摩椅、食品、按摩套装等商品各自都在卖场里找到了位置。但该公司采购处副总经理薛俊平承认,这些多出的品类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利润,其实还相应增加了一些管理成本,不过,作为区别于其他卖场的“一站式”特色,特力屋愿意为此买单。

  据薛俊平介绍,特力屋卖场里的床品、餐茶等 >>区域每年会全部更新一次,家具等“安全”商品每年也会有50%的更新。该公司每年还会去台湾、日本、印度等地搜寻品牌,以丰富产品线。

  相对于宜家坚持单一风格来引导消费,这种多品类、勤更换的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管理。薛俊平承认直到去年,销售统计、频繁更换产品和与供应商的频繁沟通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在各大家居卖场均十分看重的会员制上,特力屋也显得力道不足。虽然其自称会员已超过100万,但影响力还不够大。

  家住上海五角场的陈彤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特力屋的会员除了能经常收到DM杂志和短信外,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很少有针对会员的折扣商品,年终抽奖基本也只是一些杯垫、便签等小物件。

  为了突出自己对时尚的高敏感度,特力屋把前哨站插在了纽约,当地设计团队会提前12个月发布季度流行趋势,再交由国内设计团队修改。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电信:固话商之变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一汽通用联合成立轻型商用汽车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