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
粮票本来是一种无价证券,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却有“第二货币”之称,粮票成为除人民币之外使用最广泛、价值最稳定的“中国第一票”。进入90年代之后,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几年后,粮票等票据出现在各地收藏市场,成为一种热门的收藏品。
2003年,“网购”走进国人生活
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成立淘宝网,作为C2C(客户对客户)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主要用于商品网上零售;同年,全球最大的购物网站eBay通过收购易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两大个人网上交易平台的出现,将“网购”概念带给普通国人。
此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购理念的逐渐推广,网购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时尚购物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坐在家里、轻点鼠标,享受数字时代的全新购物方式。
2004年,商业地产在追捧与争议中成为“焦点”
2004年被称为中国商业地产的大年,因为在这一年,商业地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仅在深圳就出现了金光华、万象城等几个商业地产,同时还有更多的商业地产在紧急筹备或火热建设中。在全国其他城市,商业地产同样火热。
虽然商业地产的火热引发了业界关于“重复建设”等的争议,但商业地产在此后几年内更多地出现在深圳以及国内多个城市。仅深圳就有了海岸城、中心城、益田假日广场、京基百纳等多个购物中心,以其巨大的规模、多种的业态给国人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大关
2008年12月18日,据商务部监测,2008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1月上旬即超过2007年全年,截至12月中旬,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从1949年的140亿元,到1978年的1559亿元,再到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中国人的商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仅是商品的丰富,购物渠道、方式乃至理念都与60年前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