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群编辑提案 老牌歌手都复出,新歌手怎么混?
关键词:老歌手、追忆、警示
为什么想做这个题?
今年很多台湾的老歌手都出来开演唱会,比如万芳、潘越云、赵传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现在新出的好音乐不多,老歌手的复出是市场和大众的需要。可以探讨一下流行音乐的一些现状,回顾当初那个年代的辉煌,这是对年轻音乐人的启发和激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警示。
● 想怎么做这个题?
一、追述老歌手的历史,探讨当年的音乐环境,让他们聊聊复出的原因和复出后的工作;二、关注矛盾点和争议点。通常他们的复出会引起一些人的争议,比如究竟是不是光彩依旧?还能不能引发热潮?可以找一些专家来分析分析;三、实际的市场效应,受关注的程度。可以多采访一些观众,听听他们说什么;四、除了音乐本身以外,还可以说说这些久未露面的音乐人的生活现状,这么多年他们的故事。甚至可以挖掘一些销声匿迹的老歌手现在的境况。这部分内容比较八卦,因为大家对他们的感情、婚姻生活应该很感兴趣。
● 希望版式呈现的风格?
版面最好有怀旧色彩。把老歌手年轻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着排,再搭配上当年他们最受欢迎的专辑的封面。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找一些这些年来他们的家庭生活照,放在版面上,这样很有历史感和故事性。
周刊意见 真有忧患意识啊
没想到浸泡在那些洋玩意中的吴克群会对这个选题感兴趣。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能有一双透过疯狂的歌迷群堆砌成的海市蜃楼,摒弃浮躁的虚荣,一针见血地直视乐坛病垢的真相的慧眼,着实不多了。有了让人关注的新闻点,有了其中令人发人深思的深刻涵义,还不乏一些引人入胜的高明言论,再加上点吴克群独到的娱乐精神,这个策划算是功德圆满。
厉娜编辑提案 快乐女声真的快乐吗?
关键词:快女、曾轶可、预测
● 为啥想做这个题?
“快乐女声”是今年夏天的一个娱乐大事件,涌现很多新人,也有很多话题。媒体来采访我,第一件事也都是问快女。而且我曾经参加比赛,和选手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更能感同身受。
● 想怎么做?
从快女热门事件切入,比如对曾轶可的争议,以此分析大众的审美取向。另外就是聊聊热门选手,对她们的未来进行预测,或者为她们设计发展蓝图,可以严肃专业一点,很实在地量身打造一个计划;也可以诙谐轻松一点,比如分析选手的背景、特点、际遇和某位明星很像,可以以此做参考,为她设计蓝图。
● 版面上希望呈现什么风格?
既然是女生的比赛,版面当然越可爱越好,可以找人设计每个参赛者的卡通大头像作为背景。或者设计得未来感强一点,因为这是第一届快乐女声,代表着新的开始。
周刊意见 不愧是超女出身
厉娜是超女出身,快女比赛一定是她最关注的话题。她的策划案切中了这个事件中最热门的新闻——曾轶可,整个构想既注重了娱乐性,又没忘记探讨事件背后的涵义。为快女打造未来蓝图也是很具实用性和建设性的部分。
明星当主编会咋整?绝非Shability,他们做周刊挺精明
不愧在娱乐圈浸淫多年,明星们报的选题都还不赖。那如果让他们当《南都娱乐周刊》的主编,他们又会怎么折腾?他们想做给谁看?咱周刊的金牌偷拍栏目还保不保留了?你别说,他们给的答案还挺出乎我们意料。
Q1:你希望这本周刊是做给谁看?师奶?学生?白领?
洪晃:通吃。
宁财神:我没调查过现在八卦杂志的受众群是哪些人,可能学生和白领居多吧。
田原:所有人,人人爱八卦啊。
吴克群:地球人都能看到。
Q2:您觉得卖多少钱合适呀?
洪晃:三联订多少,咱就多少,让他们正经去吧,我们接着八卦。
宁财神:十块钱,省得找零。卖十块钱和卖六块钱(《南都娱乐周刊》现在的定价)没区别,肯花六块钱买娱乐周刊看的人不在乎多花那四块钱,稍微在厚度上让读者感到满意就行了。
田原:便宜,3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