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商圈,消费者很难区分正价商品和折扣店商品的定位形象,因而很容易造成正价商品部打折就滞销的局面。而在金融危机下,为占领市场,商家只能用降价去拉动市场销售。疯狂促销又继续缩窄了正价店与折扣店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但降价促销的恶果在今年3月底开始慢慢显现。知名服装品牌IT (H K .00999)今年3至5月的营业额单位数字大幅下跌,但进入6月开始,跌幅继续扩大。而深圳佳华百货则发布盈利预警,称预期截至2009年6月底止,上半年纯利可能减少,主因受到本地消费力普遍下跌影响。折扣店的混乱局面正在扰乱整个零售业的市场体系。
视点
各类“折扣店”的商品构成
代理商折扣商品构成:断码货+残次品+过时清仓货
工厂店主要商品构成:取消的外单订货+订单尾货+半应季商品
单件成品出厂价=(面料+辅料+加工费+工厂成本)/订货数量
折扣店售价=(单件成品出厂价+销售成本+销售商利润)×折扣比例
工厂店售价=(加工费+销售成本+销售商利润)×折扣比例
名词解释
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的中文直译,这种业态诞生于美国。
1970年-1987年
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和日用品加工企业利用工厂的仓库销售订单尾货开始在他们的仓库建立起O utlet 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厂一个O ut-let Store.
1988年-1996年
去工厂直销店的顾客越来越多,很多工厂就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开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
1997年-2001年
这种业态在美国快速发展,至1996年美国境内已经建立了300多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且有了专业奥特莱斯开发商的加入。
之后,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提倡休闲购物一体化及购物环境,并向城市靠近,直销中心渐渐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