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地化妆品企业高成本采购高端原料,一种观点认为,这说明企业开始重视修炼内功;另一种看法认为,在原料上投入过多成本,将夺去企业的营销预算。
昂贵原料考验营销预算
内地化妆品企业不惜高额成本采购高端原料,业界出现两种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这一举措说明企业开始重视修炼内功。另一种不同看法认为,在原料上投入过多成本,将夺去企业的营销预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内地品牌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只有在同等价格下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然而,品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在拥有和国际品牌相同档次的原料后,内地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观点预测,未来可能出现内地企业向外资企业挖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
资深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透露,在营销方面,目前化妆品的营销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外资品牌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内地品牌通过原料突破,并不是一条捷径。目前国内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本土品牌只有37家。“能消费起国际原料的企业并不多。”随着原料成本的提高,企业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力度可能有所减弱。如何取得两者的平衡,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专家分析
自然堂“高调”采购或是一种营销手段
一位熟悉自然堂的营销人员分析认为,伽蓝此次高调宣布采购高端原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自然堂在起步时期主要通过化妆品店销售,全国布点超过7900家,2005年后开始进攻商场超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700家商场。
从渠道布局可见,自然堂走的是模仿国际品牌的道路。
在外资牢牢控制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内地品牌不得不剑走偏锋。以上海家化佰草集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挖掘中国本土文化,赋予产品“草本”概念,从而以本土特色避开与外资品牌的正面竞争。另一些内地品牌为了迎合消费者“崇洋”心理,将公司注册在国外,或以其他方式为自己披上“洋”皮,竭力掩盖自己的本土身份。
伽蓝似乎正在试图复制国际大牌的发展路径,选择了一条正面进攻的道路,既未回避本土出身,也未强调自己的本土特色。在毕慧娟向记者提供的资料中,伽蓝对亚洲乃至欧美市场都抱有野心。
知情人透露,2005年,伽蓝开始做高端品牌,2008年的销售额是16.5亿元,其中自然堂贡献了5.5亿元。
“目前自然堂还是一个中端品牌,虽然品牌已非常成熟,但要追赶国际品牌,短期内还不可能。”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