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专题]焦点新闻

运动鞋服业“纵向切割”时代


[  中国时尚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9/6/17  ]    ★★★

        摘要:“横向切割”我们应看作最基础的消费群之争,也就是说,2008年前的行业竞争,基本上将中国运动装市场横向分割为“高、中、低”三块市场。

  2008年运动鞋服行业的大洗牌,导致了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甚至业界广泛认为,运动行业格局已经形成,很难逆转。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形势,强者无需多言,弱势品牌崛起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宗文品牌顾问机构以多年的行业经验,再次剖析运动品牌如何应对新一轮的竞争,提出2009年鞋服业的“纵向切割”战法,供企业参考。

  “横向切割”,曾笑傲运动产业

  运动行业的“第一春”

  NIKE和adidas 以他们一贯高效的执行力,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占据中国体育运动市场的高端,将名字深深地印在中国消费者心上,与李宁、晋江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2008年的奥运前夕,这一轮的竞争更加白热化,REEBOK、PUMA、CONVERSE、UMBRO、KAPPA等品牌继续猛烈入侵,国内的众多运动品牌也铆足劲狠拓其发展道路。从早期李宁的一枝独秀,到国际、国内品牌同台竞技,再到各强势品牌旗舰店的普及,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慢慢成熟了起来,越发注重运动衣着方面的消费。这样也使得运动品牌更加地集中起来,以“超市型集约化形态”出现在同一商圈、同一街区、同一商场的同一层楼,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国际品牌、李宁、晋江系的“横向切割术”

  从以往的竞争来看,运动品牌显然是采用“横向切割术”在中国市场“三足鼎立”。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横向切割”我们应看作最基础的消费群之争,也就是说,2008年前的行业竞争,基本上将中国运动装市场横向分割为“高、中、低”三块市场。自从在2004年左右各品牌的定位基本成型后,无论NIKE如何垄断高端资源,或是李宁如何主攻国内行业第一的席位,或是安踏如何主打爱国情怀,销量都可以迅速增长,但其定位依然各自为政――想让NIKE的消费群购买安踏是挺难“屈就”的,而想让安踏消费群购买李宁和NIKE则受限于消费能力。

  如同倍受关注的汽车产业:提到宝马、奔驰,立马会想到高端;提到大众,随即想到中端;说起夏利,立刻会想到经济实惠。“横向切割”确立的“三足鼎立”是行业成熟和蓬勃发展的标志,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

  此格局的形成对于发展中的弱势品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2008年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势品牌定位一旦根深蒂固,当然牢不可破,逆流而上只会更为艰难。

  黄金时代,遭遇同质化瓶颈

  运动行业期待黄金时代

  似乎行业的大“洗牌”还未尘埃落定,由奥运引发的健身风潮却已来临。2009年运动服饰及各类体育用品成为中国市场的一大亮点。不经意间,运动行业迎来了“第二春”――后奥运黄金时代。其具体特征为:

  总量需求――更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中国体育产业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运动服饰业必将更加前程似锦。

  市场机遇――更广。随着运动元素植入休闲装,运动市场已逐渐入侵美特斯?邦威、以纯等品牌的休闲装市场;各类运动(如户外运动)的风靡,运动装又将得到更多高端成熟消费人群的青睐;童装成人化、体育教育的普及,运动市场又将赢得更多的幼儿、儿童、少年消费者。

  品类衍生――更多。高尔夫、乒乓、网球、篮球、足球、瑜伽等专业运动的普及,势必带动更多的运动装品类分支。

  弱势品牌症结在哪?

  由于强势品牌前期的垄断和“横向切割”收到的成效,在奥运后出现了“冠军品牌”。尽管受到金融危机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品牌的增长依然迅猛。安踏、李宁纷纷报出同比增长30%以上的消息,而相对弱势的品牌则陷入了残酷的竞争僵局。

  弱势品牌面对着四大难题:

  ?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打破?

  ?定位壁垒已经形成,怎样才能突破?

  ?“明星+央视”模式已经泛滥,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传播品牌?

  ?渠道被恶性垄断,店铺资源稀缺,如何打破销量瓶颈?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亚洲生物欲做药业国美5年内开万家药...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Gartner:全球半导体行业已出现复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