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说辞漏洞百出
面对种种反常迹象,司机依然坚称这辆车是正规救护车。执法人员与司机进行了以下对话。
“你的医院工作证呢? ”
“没有带。 ”
“车上为什么会有广告小卡片? ”
“就是方便病人以后找我,他们也有叫不到车的时候,说实话就是自己赚点钱。 ”
“你什么时候来的上海? ”
“昨天,把一个病人从白吉送到上海。 ”
“那你怎么解释这些收据? ”
“……有时候按照病人的意愿写的,其实不是这样。 ”
“你的车上有没有医护人员? ”
“如果病人需要,会从医院找医生和护士。 ”
“你的车怎么消毒? ”
“我天天用消毒液擦……”
“救护车要到专业的消毒点去消毒你不知道? ”
“……我就是一个开车的,哪知道那么多。 ”
一番问答把司机问得哑口无言,执法人员将这辆车暂扣调查。
黑救护车害人不浅
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跨省救护科沈科长感慨道:“斗智斗勇这么长时间,终于逮着了一辆。 ”作为上海唯一可以承接跨省接送业务的救护力量,该中心和黑救护车斗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中心收集了一批黑救护车的信息资料,并在这次执法中提供给执法人员,这些信息资料很多都是以“背黑锅”的代价换来的。
有一次,一位病人打120要救护车需要出省服务。当救护车赶到医院时,家属很奇怪:“你们不是已经把人接走了吗? ”原来许多黑救护车司机在医院广布耳目,只要知道有病人要救护车,就抢在正规救护车赶来前把病人拉走。结果这次果然出事了,病人在途中发生了意外,家属大吵大闹,急救中心莫名其妙地背了黑锅。
除了病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黑救护车一般是上车前谈价钱,但没有任何凭证,车开到路上往往就由不得病人了,以各种理由加价。如果病人不同意,司机会威胁把病人扔在半路,病人只能忍气吞声。
黑救护车属非法运营,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乘坐者将得不到任何赔偿。
持续整治黑救护车
市交通执法总队的工作人员郑先生表示,这是本市第一次对“黑救护车”展开联合执法行动,这是市委市府“平安建设推进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之所以是首次开展行动,是因为治理黑救护车和打击一般的非法营运不一样,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郑先生告诉记者,之前的一个担心是如果黑救护车里正好有危重病人,如果把这辆车拦下调查,会耽误病人救治。因此在这次执法中,每路行动组都配备了急救车,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正规救护车可马上把病人继续送往医院。
郑先生表示,这辆“救护车”已经涉嫌非法运营,正被执法部门调查,如经查实将被严罚。这次行动只是上海打击黑救护车的一个开始,这一信号预示着上海将持续不断整治黑救护车现象。经过昨天的执法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三家医院周边黑救护车扎堆的现象已经消除。
新闻思考
黑救护车为何有市场
采访中,多数市民对黑救护车极为反感。这些车辆害人不说,还长期藏身在小区里,市民担心这些不经消毒的黑救护车会成为“病原体”。但也有市民表示,救护资源的紧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是黑救护车存在的一个原因。
“跨省的救护车真难叫,黑车却随叫随到,甚至不请自来。”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有一次想要一辆救护车,把病人送往绍兴。结果打电话后被告知能出省的救护车已经派完了,订了很久都没订上。后来有一个人上来和他搭讪,说能叫到救护车,吹得天花乱坠。一看车子,原来是辆黑救护车,这位市民当然不干,但之后又遭到好几次同样的骚扰。这位市民表示,如果是经济困难或是等不及的病人,可能就真的被忽悠上车了。
出省服务需求很多都来自于出院病人,其中一些来沪就医的病人临终前想回家“落叶归根”的需求特别强烈,黑救护车则能满足他们随叫随到的需求。
还有就是一些外地病人在上海医院病故,按照要求要在火化后才能由其家属把骨灰带回故乡。但一些家属为了遵循家乡土葬的习俗,也会叫黑救护车来运送遗体。这种行为因为可能散播传染病被严令禁止,但黑救护车只要能赚钱什么也不管。
“能否将‘游击队’改编成正规军?”有市民建议,社会对跨省救护车的需求日渐增加,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救护车资源紧张,是否可成立私人救护车公司,接受政府监督管理,借助社会力量缓解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