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金融危机给了H&M这样的机会。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其他奢侈品大牌挡在门外时,以中产阶层为对象,走时尚、平价路线的H&M们却迎来了发展良机。
以少量、多款、平价、时尚著称的国际时装零售商——瑞典H&M在北京甫一落地,就受到消费者的热捧。4月23日,北京地区首家专卖店落户北京前门大街。开业当日,店门外排起了长队。
4月30日,北京地区第二家H&M专卖店在西单大悦城开业时,又现门前千人排队的场面。7天之内连开两家店面的H&M拥有极高的人气,消费者期待的是H&M大牌设计师给他们带来的时尚和新鲜。
这也是H&M的高明之处。善于造势的H&M,在未进入某一城市之前,通过媒体的传播平台,把时尚、大牌设计师、少量、多款等概念灌入了消费者的内心,似乎H&M就是这些概念的代名词。因此,H&M在北京开店时排长队的现象并不难理解,与其说H&M的卖点是服装,不如说其营销手法和概念更占据人心。
早在今年1月初,H&M就开始在北京西单大悦城为低价时尚做足诱惑:大幅海报上几十元的个性T恤,不足200元的时尚连衣裙让路过的女孩子们驻足观望。H&M“明星效应+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开店当天的优惠价格+设计师系列”的宣传确实有效,从2007年首次进入中国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店面以来,截止今年4月底,全国共有18家门店,每一家门店开业时都会出现多人排队的场面。
正是金融危机给了H&M这样的机会。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其他奢侈品大牌挡在门外时,以中产阶层为对象,走时尚、平价路线的H&M们却迎来了发展良机。
H&M注重门店选址 经济下滑是扩张良机
如果你到过北京的前门大街、美国旧金山鲍威尔街、英国伦敦的勃朗普敦路、德国柏林的Kurfürstendamm、美国纽约的第五大街和洛杉矶的比佛利购物中心等都能发现 H&M的踪迹。
“选择最佳的地段是H&M1947年创立之初就确立的原则。我们的店铺都选择一个城市的黄金地段与一个大型商场中最好的位置,这是我们优先选择在某个城市开店的基础。H&M正是在北京找到了这样的好地段,所以我们在北京开店。”H&M中国区总经理Lex Keijser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记者采访时说。
H&M作为第一个洋品牌落户到传统韵味浓厚的前门大街,除了看中这里的商业氛围以外,流动人口集中的前门大街,无疑对H&M在全国范围内的口碑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据了解,前门大街日均客流量达15.6万人。
合适的店铺选址和时尚、平价路线,是H&M的成功所在。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也丝毫不受影响。在2008年世界经济不振的背景下,H&M2008年财务年度里,净盈利153亿瑞典克朗(约合18亿美元),比上财年增加近13%。
就在去年和今年经济形势不甚明朗,很多品牌选择蛰伏或者持审慎发展策略时,H&M却高歌猛进。“我们同样看重经济危机下的机会。当人们想要时尚却拒绝奢侈的时候,我们的平价时尚理念会被更好地理解与认同。H&M品牌将时尚性和低价位合二为一,特别适合普通顾客的需求。”
Lex对H&M的逆势发展信心十足。他说,经济下滑是一把双刃剑,机会和风险并存。从H&M的发展史看,H&M在经济低潮期都表现得不错,德国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反而在德国抢占了市场份额。
这种经济形势下,更多的人选择在省钱模式中尽可能寻找低价商品。经济压力使他们更喜欢低价产品,但同时他们又对高品质商品具有强烈的购买欲。H&M恰恰能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