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赔偿成发展阻碍
历史告诉了我们不同的故事:海地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冒犯了法国人。法国在1697年得到了现在海地领土的1/3,当时海地盛产糖和咖啡,并有大量非洲奴隶被贩卖到这里。从经济上来说,这些都是成功的,但黑人作为奴隶的日子是让他们无法忍受的,居住条件肮脏、疾病缠身,鞭笞与严刑拷打也司空见惯。奴隶一般都活不过21岁。在奴隶起义持续12年后,他们终于推翻了拿破仑在海地的统治并取得独立,但法国要求海地赔偿他们价值约1.5亿法郎的黄金。
对海地来说,这次赔偿不是自由的开始,而是希望的尽头。即使法国在1830年将赔偿额减少至6000万法郎,对于一个饱受战乱的小国来说,这仍是天文数字。1900年,海地每年要将国家预算的80%用于支付赔款。有时为了及时支付赔款,他们又不得不从美国和德国借款。海地并没有发展国家经济,而是造就了一系列臭名昭著的独裁者。他们不能完成发展国家经济的任务,而是疯狂掠夺人民的财富。1947年,海地终于偿还完了所有赔款,但剩下的只是贫困、腐败、缺少投资和政治骚乱,经济成螺旋形下降。至今,他们仍处于绝望中。
有人认为富国也曾经历过压榨工人血汗的阶段。海地的发展道路与其它富国完全不同,因为几个世纪以来,海地被他国掠夺的财富实在太多。1957年在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当选总统后,情况越来越糟,他在全国宣传“伏都教”信仰,建立个人总统政府,该政府随后便以强奸和严刑拷打而“闻名”。
国际援助难解“海地之渴”
美国和联合国出台了挽救海地的新政策。他们决定,对海地公司出口到美洲市场的货物免征9年关税,主要是农产品及服装。自2006年后,国际社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援助海地的措施,且效果不错:新增3000个就业岗位。但收入与物价差距太大、卫生条件恶劣、虐待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可能会给进入美国的海地非法移民提供暂时性工作,但她表示:“我不鼓励海地人来美国。”由于不能容忍海地非法移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布什都对海地进行干涉。“解决海地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量移民。”美国国家政策顾问团一名成员这样说。
美国对海地80%的援助都被私人侵占,华盛顿与杜瓦利埃有着矛盾。直到1986年,这些情况才得到好转,但杜瓦利埃还是“厚着脸皮”向美国乞讨,同时和美国许多公司签订了“暴利协议”,最终所有资金都被挥霍一空。在海地,你能看到大量修了一半或被丢弃的学校、医院和其它公共设施。大部分援助海地的资金都进入了杜瓦利埃的个人账户,杜瓦利埃个人惹来的债务占到海地整个债务的45%。美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以及美国政府都是借款受害者。
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规定债务免除条件:海地贫困人口数量减少,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对其它国家来说,这些借款是小菜一碟,但对海地来说却是天文数字,仅世界银行每个月就要向海地追回160万美元债务。在4月14日召开的海地社会经济发展大会上,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表示,只要对海地的援助确实是被用于消除贫困,那么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会考虑对海地的债务免除计划。然而,在两周后国际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晤中,他们认为海地消除贫困的努力程度不足以达到债务免除的条件。
据悉,尽管海地理论上是民主国家,其政治自由却“污迹斑斑”。同时,海地一直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去年的飓风造成海地70%的农田被毁,3.8%的海地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新生儿出生成活率西半球最低,其中1/3婴儿体重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