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一季度数据出炉,五类行业有望领跑后市


[ 张超 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09/4/18  ]    ★★★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最新经济数据,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1%,3月份CPI同比下降0.6%,虽然GDP和CPI均有下滑,但高于6.0%的预期增速。

  在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当前投资者应该调整自身的策略,更多地从估值角度做理性投资,那些在经济回暖过程中,恢复能力较强的行业和板块或许将成为后市跑赢大盘的潜力品种。

  在宏观数据公布后,周四沪深两市多空争夺趋于激烈,我们认为,随着一季度数据的明朗化,未来明显受益经济回暖的行业和板块有望成为新热点。

  固定投资加大 金融基建装备制造业受益

  昨日公布的各项重要数据,对不同行业和板块都将产生较大影响,我们从市场比较重要的几个行业和板块如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煤炭、装备制造、消费、基建等来进行分析。其一,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而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并且大部分项目都是投资于拉动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因此将使包括金融、基建、装备制造类等扩内需板块得到良性发展和直接受益,未来也将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PPI下降 对地产、电力和钢铁业构成重大利好

  其二,一季度PPI同比继续下降,但是环比逐月缩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PPI由生产成本、利润和税金三部分构成,是工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PPI的下降,一方面可看出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利润空间得到释放,未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上游的价格压力逐步减轻下游行业,未来CPI上行压力得到缓解,消除剪刀差效应。

  PPI的下降,对依赖原材料严重的地产、制造、电力、钢铁行业构成重大利好,在成本压力减轻的同时能够获取一定的盈利空间,但是对对以生产初级生产资料的煤炭、有色行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些行业产品的持续下降将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消费平稳增长 商业零售食品饮料业值得超配

  其三,消费增长强劲,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市场销售快于城市。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对GDP贡献4.3%。我们认为,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方式,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直接导致了国内需求的持续旺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突出。操作策略上,可重点关注受益明显的大消费行业,中金公司也将消费行业作为二季度的超配行业,包括商业零售、食品饮料等,可见对其的看好。

  新增贷款放巨量 对银行业是双刃剑

  其四,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放出巨量,继1月和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不断创出新高,3月份人民币贷款继续保持高增态势且新增贷款再次创天量,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为历年所罕见。一般来说,一季度是银行的放贷高峰期。根据往年数据,一季度新增信贷往往会占到全年新增贷款金额的60%以上。如果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万亿元的目标来估算,目前新增信贷已完成全年信贷指标的90%以上。在贷款结构上,与前几个月票据融资占比大幅飙升不同,3月份以及一季度票据融资占整个非金融部门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占比的减少,说明银行资金正逐步进入到实体经济。一季度信贷增长数据,对股市构成利好,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可能会比想象的乐观,此数据对银行业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银行因扩大信贷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过快过大数量的贷款,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也将进一步跟踪。

  PMI回升 对全行业形成一定利好

  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PMI指数连续四月回升站上50线上,不仅表明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揽子政策已经并正在明显见效,而且意味着我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我们认为,这个综合指标的走好,对各行各业均构成一定利好。

  
 

     

    
 

     

http://cn.ppzw.com/Advertisemen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温家宝:内需为主并积极利用外需拉...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